脑洞的力量
原标题:脑洞的力量
小时候看《西游记》,一直对金箍棒情有独钟。尤其是在海底龙宫,随着孙猴子对着“定海神针”的那句“真是个好宝贝!要是小一点就好了”金箍棒发生的奇妙变化,几乎“承包”了笔者童年的所有幻想,而“要是……就好了”也变成了笔者对于奇思妙想最初的理解。
没想到,时隔多年,在日本知名药企小林制药第四代社长小林一雅所著的《小池大鱼》一书中,再次见到了这个经典句式。不同的是,成年人的奇思妙想不是虚无缥缈的愿望,而是讲得通的道理与看得到的路径。
小林一雅是从创新的角度来阐释这个句式的。他认为,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发现市场中的真实需求,而真实需求很多时候非常简单,甚至仅用一句话、一个词就可以概括。
例如,有一次,一位员工在街上听人感慨,夏天太热了,要是有个东西能吸走腋下的汗液就好了,于是小林制药就开发出了腋下吸汗贴,短短数月间就成了爆款;又有一次,有员工听人抱怨,欧美人常用的那种卷成一卷的牙线太勒手了,要是能加个把手就好了,于是小林制药就开发出了牙线棒,而且返销欧美。
书里说,在小林制药,假如有员工听到类似的感叹,要立马反馈给公司,只要思路大体靠谱就有很大可能性成立项目组,社长本人甚至有可能亲自挂帅,带着团队一起研究。
为了收集更多类似的信息,小林制药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员工评价标准,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开朗外向、活泼好动”,因为只有经常出没于各种场合、善于与各类客群交流的“社牛”,才更容易获取信息,帮助公司找准下一个创新方向。
美国老牌智能家居公司Nest也持类似观点。
Nest创始人法德尔曾提出过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开发怎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可以尝试先把发布会上要用的新闻稿写出来。法德尔还特别强调:“新闻稿不能等事情完成之后再写,而要在开始的时候写。一篇好的新闻稿能帮你聚焦产品最核心的功能。”
法德尔如此重视新闻稿的作用,可能和公司早期踩过的一次大雷有关。
据说,法德尔和公司的核心研究团队原本都是“技术控”。当时,公司打算推出一款智能恒温器。这款产品可以安装在墙上,通过关联家里的其他电器,自动监控全屋温度、湿度,实现实时调节。不过,在最初的宣传中,公司着重强调的是“远超同行业水平的算法”,结果市场反响平平。他们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其实用户根本不关心算法厉不厉害,只关心能否提升对智能家居的掌控感。比如,远程遥控家里的电器、躺在被窝里查看使用状态等。这也使得Nest研发团队最得意的努力成果成了跑偏的自嗨。
实际上,很多创新者都会犯类似的错误,用经济学术语来讲就是“专业偏差”。现实生活中,越是专业人士,越容易陷入专业知识的局限中无法自拔,反而忽视了问题的关键:“我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站在用户的角度上看,在今天这样一个注意力明显稀缺、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读者留给一则推广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十秒,甚至只有浏览标题的那一瞬间。如果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引起注意,推广就必须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且生动有趣。换句话说,企业不能把所有得意的设计、先进的技术统统罗列出来,而是要去掉所有不必要的枝枝杈杈,用一句话告诉读者,“为什么不买我的产品你一定会后悔”。这个“断舍离”的过程,其实就是公司站在市场的角度重新定义产品核心优势的过程。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偏爱科幻小说了。很多人都有个感觉,仿佛科幻小说真的具有“预言未来”的神奇能力。比较典型的就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其于1865年开始在《辩论报》上连载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提出了一个设想,建造一枚可以装载人的空心炮弹到月球去探险。100多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乘坐载人航天器“阿波罗11号”成功探月,成为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这一刻,梦想照进了现实。同为凡尔纳作品的《海底两万里》中虚构了一艘长70米、宽8米的细长纺锤形潜艇“鹦鹉螺号”,最高航速可达50海里每小时。这个梦想在今天同样实现了,而且超水平完成任务。
许多西方知名科技企业的掌门人,都从童年起就开始大量阅读科幻作品。埃隆·马斯克曾多次表示,自己奔向火星的梦想来自于他喜欢的科幻作品。在中国,也有许多科创圈大佬都是科幻小说的拥趸,小米的雷军、百度的李彦宏、360的周鸿祎都是其中的代表。据说,雷军还要求公司员工熟读刘慈欣的小说《三体》,原因是该作品包含了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法则”。
好的科幻小说洞悉的就是用户的真实需求。而且,其表达形式与“要是……就好了”极为相似,都是忽略过程,直接给出结果。毕竟,对于受众来说,无论是上天还是下海,用户才不管你费了多大劲、用了什么方法,梦想成真才是实在的。
实际上,要洞悉用户的真实需求,语言是一种可以借助的力量。
大部分人都认同,语言是传播思想的工具,或者说“思想的外衣”。同样的思想,从善于表达的人口中讲出来,会更清晰、更容易被人接受。
从更深层次看,语言还是思想的载体,甚至是思想的工具。通过语言,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记录事实、推演逻辑、厘清脉络、抓住重点,这也是逻辑性更强的计算机语言、数学语言等在当今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所在。相比而言,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传承起来难度更大,而能用一句话把事情说明白,反倒是大道至简的表现。
回归语言在创新领域的应用可以看到,语言既可以检验思考的成果,也可以倒逼思考的过程。套用“要是……就好了”的经典句式,那莫可名状的“……”,其实就是真实的需求。把真实的需求变成“真实的未来”,就是创新的意义,也是脑洞的力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 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穿薄纱的尼姑,编剧脑洞真大
佘诗曼不仅脑洞大开还被打?真是太惨了
超级月亮来了!原来古人的脑洞这么大
《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其实是这样的,施耐庵脑洞开得真大
街采|小朋友对“读书”有怎样的神奇脑洞?
TVB编剧脑洞真的好大……
3本高分小说,一本武侠历史,一本都市脑洞,一本召唤争霸
《亲爱的,该吃药了!》:脑洞文,勇者不去对抗大魔王
直播预告 | 蒲蒲兰4月读书月系列直播,开脑洞!
铅笔画、素描、水彩画!这些同学在创作时“脑洞大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