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丨旱地拔葱

原标题:正观漫读丨旱地拔葱

正观漫读丨旱地拔葱

点击收听音频

早晨在野地里拔了两根葱,感觉很特别。

记得小时看《少林寺》,喜欢武术,好像少林武术中有一招式,就称为旱地拔葱,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叫旱拔高粱,或地拔玉米呢?甚至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而谓,岂不更为妥帖?

只是梁山好汉发生在宋代,鲁达鲁提辖人物形象成型于明清《水浒传》之后,旱地拔柳而喻某一武术招式,显然有点晚后于唐,不合时宜,亦不符合该招式的武术特征,这种假设只好作罢。

那么拔高粱,或拔玉米呢?岂不更形象生动呢?

没有拔过高粱或玉米,没有体验过那种感觉。

但今天拔了这两根野葱之后,就觉得旱地拔葱,而喻少林某个武术招式最为妥帖,如华佗之五禽戏,一语而道破其中的玄机。

葱没有玉米或高粱高,拔葱需要弯下腰,半蹲下,而且,葱又最嫩,稍微用力,就容易折断,需要顺时针或逆时针慢慢用力,才能连根拔起,特别是旱地里,根扎的更为结实的葱,更是这样。

像我拔第一棵,由于不懂,猛一用劲,结果齐根断了。

人说菜根香,葱根更香,结果呢,只是望着仍然留在地里面的葱根而兴叹。

既然存在尤为合理,特别是文化传统中的某一礼俗或某一趣称,都有其特定存在的文化内涵。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或许也有些道理罢,只是不太明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为唯物。

但在数字业已成为生产资料的元宇宙时代,还能简单以唯物或唯心,去界定世界吗?

(来源 正观号青年看点 主播 王嘉莹 制作 王宜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正观漫读丨轻舟已过万重山
正观漫读丨晴耕雨读
正观漫读丨日常即殿宇
正观漫读丨幸福不止一种模样
正观漫读丨人生三把钥匙:自信、自省、自律
正观漫读丨给关系松绑
正观漫读丨人生,一半努力,一半随缘
正观漫读丨人生最好的状态:知理、知趣、知足
正观漫读丨每一个早晨都值得醒来
正观漫读丨60年前改变我人生的一件小事

网址: 正观漫读丨旱地拔葱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67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