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人生如茶 苦乐都是滋味
原标题:张伟:人生如茶 苦乐都是滋味
张伟:人生如茶 苦乐都是滋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萌萌
从喝茶到爱茶、由爱茶到懂茶,再由懂茶到做茶,张伟经历了近20年的岁月。如今的他,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地将人生与茶连在一起,既是一种人生感悟,又是一种乐享生活的方式。
“做好一款茶,心一定要静”
10月28日,记者来到张伟的工作室,小院清新优雅,盆景错落有致,青竹亭亭玉立,鱼池边小桥流水,伴随着休息亭的一曲舒缓的轻音乐,让人不禁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安宁。
初见张伟,沉稳、谦逊,声音细腻,身形犹如禅院大师风范,好一副与世无争悠然自乐的模样。几句闲聊后,一壶清茶间,娓娓道来了他与茶的不解之缘……
张伟,44岁,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人。说起他与茶的结缘,张伟说,十五六岁下学后,他在家人的安排下来到广州,跟随师傅释延振潜学中医,那时每天吃完早饭一小时后,总会陪其师傅喝会茶、聊会天,慢慢地喝茶时的这份静默和轻松自在的舒适感,激发了张伟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来自武夷山的制茶师傅释修辉,便开始了他的拜师学艺路。
刚到武夷山,师傅释修辉让其每天什么都不干,就在房间抄写《心经》。“当时我就在想,我是来学习制茶的,你让我天天写字,这不是忽悠人吗。”张伟说,当时非常不理解,特想扭头走人。
当时,师傅释修辉就对他说:“心不静,人就容易浮躁,茶就做不好。”听了师傅的话,他开始慢慢去除杂念,静心抄写《心经》。张伟慢慢地发现,当他静下心抄写《心经》时,以往的错字、漏字现象也很少出现了。
抄写《心经》一个多月后,师傅释修辉开始指导张伟制茶。“师傅第一次教我烘焙茶叶时,我生怕做坏,一周没出烘焙室。”张伟回忆道,当时共烘焙十笼,烘焙到七八笼的时候,他开始有些不屑,认为只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做茶也没什么难度。
后来,师傅释修辉将他最后烘焙好的几笼茶与前几笼的各泡一点,张伟明显感觉到最后几笼的口感远远不如前面几笼,甚至可以说最后烘焙的一笼茶几乎是废掉了。这时张伟终于意识到当初抄写《心经》的意义,也更加意识到“做好一款茶,心一定要静”。
随着时间的变化,张伟在制茶的过程中,边学边悟,将制茶与生活融为一体,慢慢沉淀成了如今沉稳冷静、遇事不争的心境。
“一款好茶喝后是有味觉记忆的”
从茶叶的采摘到晾青,再到摇青、杀青、塑形、烘焙等每一道工序,张伟都熟练掌握。随着对茶深入地了解,张伟发现茶千姿百态,不同的山头,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味道。同一种茶,采摘方式不一样,炒制、晒青、火候、时间不一样,制作出来的茶,味道也会截然不同。
那到底怎样才算一杯好茶?张伟说:“一款好茶喝后是有味觉记忆的,遇见一泡好茶,如同遇见一个知己。
张伟介绍,有时视觉记忆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可能淡化,而产生嗅觉和味觉的事物却能久久不忘。像茶汤入口,味蕾感知不同的滋味后,就会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尤其是第一次接触到一种茶,而该种茶又个性十分鲜明时,印象往往就会很深刻。
“噢!好熟悉的味道,好久没喝到这样的味道了,对!就是这个味!”张伟说,大家常常喝茶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这就是一款好茶喝后的味觉记忆。
“手工制茶和机械制茶各有各的好处,虽然传统制茶工序繁琐复杂、费时费力,但我更享受和专注制茶的过程,尤其它带来的味觉及其它感官体验会更饱满、更美妙,更值得收藏的记忆。”张伟说,在一泡好的传统工艺茶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它的色、香、味、韵和背后的风土人情,还有当时它给你带来的心情和感动。
以茶为介 品味人生
茶,作为一种物质,是日常生活的点缀;作为一种情感连接,是社交中的首选礼品;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是治疗浮躁心性的良药,甚至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张伟从喝茶到爱茶、懂茶再到做茶。如今,茶对他来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品味其中的淡雅与从容,更是其与自己对话的时光,品味其中的自在与舒适。
小院的惬意,常常吸引三五茶友前来品茶。在商丘从事珠宝生意的李涛就是这里的常客,更是一个“吃货”,对食物的口感十分挑剔。当天张伟为其泡上一壶自制的茶后,端起轻轻闻上一闻,微闭双目,缓缓入口,“真是好茶,比我喝美酒的感觉都好!”李涛一边品茶,一边感叹。接着,两人一边畅饮,一边畅聊人生,可谓是悠然自得。
“杯在手中,茶在心里。”这是张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
“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溶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在溶汇交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出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只会关注那些主角,不会去刻意地留心那些配角,就像品茶人很少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叶一样。”张伟说,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 都要去细细地品味,苦乐都是滋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高级评茶师、制茶师罗顺兵家庭:人生如茶,历经沉浮终归宁静|天府好家规
人生如茶,在沉浮之间,感悟世间的真谛
人生如茶:有苦,有甜,有淡然
看清一个人,喝杯茶就行了
诗词 | 人生如戏,哭笑皆由人,悲喜自己定
人生如戏,这人说的就是王鹤棣吧!
视频荐书|《苦乐参半》
品鉴会︱第96期:用盲品的方式能不能判断出茶品的茶区?
任世杰《苦乐斋续稿》首发式举行
茶的启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