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原标题:我读《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年末岁尾,是我一年购书、读书的两大高峰时间之一,最近在网上下单买了几本书,现在书已经陆陆续续到货了。对我来说,有书可读,这个年就算没白过了。

其中有一本书,受到了我先睹为快的特殊待遇。

这本书就是扬之水先生的《物色》,副标题是“金瓶梅读‘物’记”。书是由中华书局出的,版权页上的信息显示,2018年4月出的第一版。我买到手的这本已是2019年4月的一版三印了。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之内一版再版,可见这本书的畅销程度还是不容小觑的,对于一本比较小众的、带有一定专业色彩的学术书籍能有这个销量,实属难得。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是李猛工作室,是我比较喜欢的那种风格,素朴典雅,借用古色古香的图案,底色是那种淡绿色,点缀以暗红色的小花,配上四片绿叶,不张扬、不显眼,而自有一番风韵。

书的开本是32开,精装。其实以前因为囊中羞涩,我还是比较排斥出版社出精装的书,买的书多半是平装,如果有平装的话。现在越来越能接受买精装的书,读精装的书了,感觉精装的书比平装的书更耐读。

封底有作者扬之水先生的一段话,大概可以用来解释说明作者写作出版这本200页出头的小书的初衷吧:

当代《金瓶梅》研究,对小说中物事的妙用自然也不曾放过,只是活跃在书里且为作者控纵自如用来铺设线索、结构故事的一器一物,究竟何器何物,毕竟样态如何,似乎多未经人援引考古发现并以图证的方式揭出,虽然二十七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鉴赏辞典》中的《陈设器用》之部已经有了很出色的成绩。如是而讨论小说中“物”的妙用,未免有些“隔”。书名题作“物色”,此即命题之一。“色”在这里,是着眼于“物”的发明,而它原本出自《文心雕龙》,前贤之成说,自可为之赋予更多的意味。

书前有一江东所作的序。正文部分除小引和后记外,分别以“金井玉兰杆圈儿”“珠子箍儿”“金丝䯼髻重九两”“金玲珑草虫儿头面”“二珠环子和金灯笼坠子”“胸前摇响玉玲珑”“鞋尖儿上扣绣鹦鹉摘桃”“螺钿厂厅床”“单单儿怎好拿去”“酒食”为题,并附了一则“西门庆的书房”。

编辑

这本书最令人欣喜的是图文并茂,图片的质量都堪称上乘,根据作者书中所注,这些图片得来非常不易,其中不少图片都是作者本人,这些年来在国内国际各博物馆参观时所摄,当然都是获得馆方许可的前提下拍摄的。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引经据典,娓娓而谈,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读来如沐春风,对读者阅读原著小说,乃至对了解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都不无裨益。

如果有什么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书中对小说中房屋、园林方面似乎没有过多提及,尤其缺少一幅西门庆宅邸的精详的示意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读《庄子》三记
何向久 |《金瓶梅》:大山水大奇书
《论语》是值得我读一辈子的书|我正在读的一本书
慢慢地,我读懂了你
正观漫读丨日常即殿宇
如何读“子”?
叶桂桐 | 《金瓶梅》版本研究商榷——兼致梅节先生
读故乡
古人的读书法
梁晓声新书《读是一种幸福》

网址: 我读《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7961.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