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日 新华纵横(成品)
原标题:2023年11月3日 新华纵横(成品)
【节目导视】
【标题】大美非遗焕新生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今年我已经快70岁了,虽然没有能够每天在织锦,但是还是继续坚持,做好这项技艺的传承工作。每一天织一点,每一天做一点贡献。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其实我是一开始比较喜欢做手工,后来又发现,妈妈柜子里那些土布挺有意思的,我在想能不能把这些土布去做一些创新。
【正文】
【小标题】广西:非遗“名锦”焕发时尚光彩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今年我已经快70岁了,虽然没有能够每天在织锦,但是还是继续坚持,做好这项技艺的传承工作。每一天织一点,每一天做一点贡献。
【解说】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谭湘光是原宾阳县民族织锦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织锦工艺大师,她退休后继续为传承壮锦工艺、发扬壮锦文化而奔忙。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我们壮锦是比较粗犷的,是以棉线为主,所以壮锦比较粗、比较厚,厚实,而且壮锦的纹样,它就是一个四方连续的纹样,独立纹样比较少。
【解说】传统的壮锦一般用竹笼机织就,每天数万次重复单调的动作,也只能织出几公分,所以,壮锦在古时候有“寸锦寸金”一说。谭湘光清醒认识到,这项传统文化要在今天传承、发展,需要通过机械化,解决宽幅和产量的问题。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我们从原来的织30公分宽度的壮锦,手工织的,(发展)到现在织三米宽的这个过程,你能靠谁来帮你改革设备吗?要靠自己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低着头做这个工艺,不知不觉地抬头就退休了。
【解说】宽幅与产量实现了有效提升后,为壮锦在设计与应用上的创新打下了基础。以往,壮锦多用于制作头巾、布袋、婴儿背带等,现在用途已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同期】“谭湘光大师工作室”成员 范丽华
马甲需要的是硬挺的一个面料,我们壮锦正好是符合了这一特性,壮锦图案中有四方连续(纹),还有动物纹、几何纹,更加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风格。
【解说】除了服装,还有壮锦的包包、饰品、iPad套、文件袋……这些琳琅满目的壮锦文创产品,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近年来,谭湘光通过打造织锦技艺培训基地,成立“谭湘光大师工作室”,与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积极引导年轻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开发出和时尚设计相结合的壮锦产品。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把我这个技艺在学校里面传给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做了服装以后又想做一个包包,做个包包又想做个耳坠,做耳坠又想做双鞋子,做鞋子又想要做头花。现在拿个手机也想跟其他人不同,手机套也要放上壮锦。所以很多东西证明,年轻人的思维、思路是很广的。
【解说】在把年轻人“引进来”的同时,谭湘光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展会,向世界展示和推介美丽的壮锦。
【同期】中国织锦工艺大师 谭湘光
壮锦在市场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空间,要把传统的变为时尚的。我从开始做到现在50年这个过程中,国家对传统技艺是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就是非常重视。年纪大的人必须要传承这个技艺,年轻人能够接下这个技艺,今后市场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的。
【小标题】上海:崇明土布“玩”出新花样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我叫宋荣耀,是木棉花开手工社的创始人。其实我是一开始比较喜欢做手工,后来又发现,妈妈柜子里那些土布挺有意思的,我在想能不能把这些土布去做一些创新。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些土布的产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也吸引了喜欢土布的人,一起加入我们的团队。
【现场】哪里凸出来你就捏一捏。它可以调整的,我们要把这个褶皱去均匀地,去分散开来,它就会更圆一点,大概多出个三五厘米,然后我们去紧紧地绕。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我们有两块工作,一块是把这些五六十年前的土布去做一些设计,开发做一些文创产品,同时开发一些土布的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体验土布文创的制作过程。通过这个体验,让他们更多的人也喜欢上土布。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其实我发现这种手织布,有时候就同样一个产品,同样一个包,你去用老布去做,你就会感受到它的温度。因为它整个面料的产生,都是我们手工做出来的。很多人家里的一些老布,原本是做衣服、床单,因为现在有更多的面料可以选择,那么这些土布,就慢慢地就沉寂在我们的大衣柜里了。所以我们把它开发出来,做一些重新的创新。比如说刚刚我在做的编条,就是跟竹编的工艺相结合,然后再做一些包,跟其它更多的工艺相结合,然后最近我们也在做一些土布跟苗绣跟彝族的刺绣相结合。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我们现在工坊有一些残障员工,他们虽然耳朵听不见,但是他们的手特别巧,学习能力也特别快。所以我们觉得他(们)也非常适合我们手工社的工作。然后包括我们工坊是位于我们仙桥村的一个村里,然后我们还有一些周围的村民作为员工。就像刚刚我们同事回家,他只要三五分钟就到我们工坊了。不管你是残障人士,或者本来是在家的家庭妇女,能够到我们工坊来,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你成就了我们工坊,我们工坊也带动了我们一起成为一个团队的员工,这些我觉得都特别好。其实这些让我觉得我们在手工社特别有意义,能够让一个普通的人慢慢地能够到前面来,一起教大家做手工,一起和大家做手工,或者通过手工能增加自己的收入。
【同期】木棉花开手工社创始人 宋荣耀
(未来)规划的话,就是想让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包括土布,包括一些刺绣,有更好的一些创新和发展。比如说土布的一个色彩,它是来自于植物中,那现在我们就很多,比如说咖啡渣,它都能染色。像我们岛上也有很多咖啡店,它都为我们提供咖啡渣去进行染色。我们(还)可以和云南的一些刺绣合作。我的计划就是能有更多的像我们的工坊去复制出来,能够带动更多的人的就业。因为我们也是一步步从家庭工坊,到我们现在的一个这样的手工艺工坊。
【小标题】四川:盛装巡演展非遗
【解说】近日,第七届彭祖长寿养生文化节非遗展演暨非遗巡游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举行,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巡演道路两旁人山人海,人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沉浸在这非遗巡游的盛况中。
制片人:李杰
编导:刘瑞娟
记者:梁舜、黄凯莹、张梦洁、周文成(实习)、王曦
报道员:郭杨如熠、曹锦淞、施钮辰
配音:童亦舟(实习)
统筹:王健、张旭东
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3年6月11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6月2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1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8月29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10月25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2月22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7月17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9月25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24日 新华纵横(成品)
2023年5月7日 新华纵横(成品)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