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关于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小书,一处领略西方诗歌魅力的世界

原标题:一本关于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小书,一处领略西方诗歌魅力的世界

贺拉斯是罗马黄金时代的著名诗人,与维吉尔、奥维德齐名,并称为罗马三大诗人,是后世诗人们顶礼膜拜的三座巅峰之一。如果想要叩开西方诗歌的大门,贺拉斯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诗人。其诗作从古罗马流传至今,吸引了无数的批评家和译者,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

时光的流逝没有消减贺拉斯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他依旧在文学理想、文学创作和实际生活中焕发着活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古典学教授格兰特·肖沃曼(Grant Showerman)的著作《贺拉斯及其影响》虽非宏篇大论,但明白晓畅地对贺拉斯及其影响娓娓道来,引领读者认识并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贺拉斯及其影响

〔美〕格兰特·肖沃曼 著

陈红 郑昭梅 译

讲述贺拉斯哲学和诗学的形成与发展之路

肖沃曼认为文学是以生活为基础的,伟大诗歌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其次是这片时代的沃土孕育出的天才人物,也就是被神感召的人。他在本书中以讲述故事的方式,从历时视角简述了贺拉斯的哲学和诗学的形成与发展之路。

贺拉斯于公元前65年12月8日出生在意大利西南部的维努西亚,于公元前8年11月27日去世,他所处的时代产生了大量激荡人心和孕育思想的事件,历史上少有其他时代能与之匹敌。

无休无止的动荡给贺拉斯生活的那个年代带去了无尽的苦痛,他的经历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且富有人性。他广泛地接触社会,与各阶层人士均有过交往,他们中既有贵族也有平民,既有奴隶也有自由民。

他的活动范围包括公共和私人空间,军队和地方,行省和都市。他接受的文化来自希腊、亚洲和意大利。他体验过城市与乡村、理想与务实的不同类型的生活,也曾出没于高雅宫廷或混迹于无知但并非总是愚蠢的普通百姓当中。

从他的性格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伟大诗人的活水源头。作者在书中塑造出贺拉斯鲜活的形象:

贺拉斯并不属于那类外貌和性格都无甚特征的老古董。假如让他换下草带鞋和宽松的托加袍,穿上现代人的鞋子,再来一件意大利斗篷和一根拐杖,他完全就跟今日意大利街头的行人一样。他的性格和举止也跟他的外貌一样颇为现代。他的气质中有一些奇怪的、看似矛盾的组合,既严肃又快乐,既活泼又苛刻,既沉稳又善变,既清苦又平凡,既高贵庄重又漫不经心,这种多重性格和矛盾行为同样出现在今日的意大利人身上,总是令旁观者倍感困惑。

总体看来,作者的解读集中在贺拉斯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品格:广泛的阅历,敏感的个性,敏捷的反应,善于吸收的能力和擅长表达的天赋,以及他作为文化世界的代表,作为意大利的儿子,作为永远的罗马市民,作为全世界人类家庭一员的具体体现。

颂扬贺拉斯在后世的传承与影响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贺拉斯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时代的解读,以及对所有时代人类心灵的解读。我们追溯了他作为一个常人和一位诗人在岁月中留下的影响轨迹。在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他对生命的解读,还看到一种活力,它造就了对于人、正义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热爱。

他是意大利风景的解读者:

它们的眼睛透着庄重和甜蜜,

如同翠绿的宽阔无漾的湖面,

承载着草原上神圣的绿意和宁静。

他是罗马宗教的解读者:

让那位从众神那里获赐加勒里葡萄园的幸运儿

为那些葡萄修枝整叶;

让商人售罄香脂和甘松,

喝尽黄金酒杯中珍贵的佳酿。

他还是一位生活哲学家:

在你所有的希望和忧虑之中,

在你所有的愤怒与恐惧之中,

想一想每一个照亮你的岁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不请自来的时光便带来双倍的欢愉。

作为一个诗人,贺拉斯既热情投身其所处的激烈动荡的时代,与之亲密的交融,同时也以普通人的视角力求置身其外,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深刻的反思。他凭借敏锐的天性和卓越的艺术天赋,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思考诉诸笔端,成为其时无可替代的观察者和解读者。同时,贺拉斯还是思考者和批评者,他睿智深刻的生活哲学影响了数代人的财富观、幸福观和道德观。

本书也揭示了贺拉斯的精神品质及其影响久远的原因,肖沃曼讲述贺拉斯与后世的故事,讲他在有生之年深受崇敬;讲他在罗马帝国衰亡、罗马语言和精神衰颓之后,仍享有的盛名和影响;讲他的著作遭遇数百年的冷遇和动荡之后如何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讲这些作品因人们重新欣喜于心灵的丰盈而再获新生。

这使读者能够理解贺拉斯在过去的意义,明白他在20世纪的重要性。他在伦理学和艺术领域提出的真知灼见,依然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思想上的极大挑战,依然警醒并召唤我们不断探寻生命的方向和要义。

肖沃曼毫不掩饰自己对贺拉斯的尊崇:“认识贺拉斯,就是进入到两千年的大交融之中——品位的交融,仁爱的交融,理智和仁智的交融,真诚的交融,正义的交融,文雅和友爱的交融。”

作者简介

〔美〕格兰特·肖沃曼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古典学教授,致力于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学领域,获得过意大利政府颁发的“意大利王冠骑士”(Cavaliere della Corona d’Italia)荣誉称号。

译者简介

陈红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英国诗歌研究。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田园诗》《特德·休斯诗歌研究》等三部中英文专著,主编《英语环境文学选读》等三部教材,主持翻译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ISLE、Concentric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包括“Hughes and Animal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ed Hughes)。

郑昭梅

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诗歌研究。主持完成省级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编《美国文学教材》等,参与翻译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丛书《撒旦之死:美国人如何丧失了罪恶感》,发表论文十余篇,近期代表成果有《华兹华斯诗歌的如画风景审美模式与生态伦理缺失》《英国激进派风景诗中的风景与反风景》等。

目录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编者序

导言:小众精英的活力

第一章 解读贺拉斯:贺拉斯的魅力

一 贺拉斯其人

二 诗人贺拉斯

三 时代解读者:贺拉斯的双重性

四 生活哲学家:观察家兼散文家贺拉斯

第二章 穿越时光的贺拉斯

引 言

一 预言家贺拉斯

二 贺拉斯与古罗马

三 贺拉斯与中世纪

四 贺拉斯与现代:贺拉斯再生

第三章 活力贺拉斯:文化精英

一 贺拉斯与文学理想

二 贺拉斯与文学创作

三 活在人们生活中的贺拉斯

结 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向上滑动阅览

对于那些试图在文明进程之中抓住其意义的人而言,文明常常显得如此复杂,让人无从把握。这其中无数的动机与行动、原因与结果盘根错节,交织成一个从近处很难看出其形态的神秘网络,而面对一整张如此混乱且毫无意义的巨网,我们的头脑开始怀疑天意的存在,怀疑我们是否有必要从中抽出任何一根线索,也怀疑这根线索的重要性。

但其实文明在整体上是一个简单易懂的现象,尤其当我们把目光集中于由欧洲和美洲构成主体且影响波及遥远之地的那部分地区的人群,这一论断显然成立。如果在我们看来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西方文明之外的世界,那是因为我们尚不具有对其形成判断的能力。

我们都是人类不同群体中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持续且基本稳定的整体。所有进入文明阶段的人类社会都存在一些基本特征,比如用理性来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性本能,比如我们称之为宗教的、与未知正确相处的积极心态,比如我们冠之以艺术之名的美化生活的努力,比如财产的制度及婚姻的制度,比如对于妇女贞洁的要求,比如构成所谓道德的对于某些体面行为及遵从性行为的要求,比如构成商业行为的物质便利性的交换以及在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对于双方应尽义务的尊重。

总而言之,有一些普遍的永恒的准则为人类社会所共有。如果说文明的构成是明确的,那么相比之下它的物理边界甚至更加清晰可辨。文明关乎中心。世界并不大,只有少数人在承担着管理它的重任。大都市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得以行善或作恶的能力,其文化反映在城市和乡村的寻常生活之中。

因此,文明的历史就是那些著名的人群聚集地的历史。人类在西方发展进步的故事就是孟斐斯、底比斯、巴比伦、尼尼微、克诺索斯、雅典、亚历山大、罗马以及许许多多中世纪、文艺复兴和现代都市的故事。历史是一条绵延的河流,它出现在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受困于有限的狭窄河岸,在流经希腊的土地时积聚了体量和速度,最终涌入宽阔深厚的罗马平原,随后分流,沿不同渠道流向其他的富饶平原,或许之后又会在新世界的某个主要的河流交汇处彼此重逢。一个在急流冲突的漩涡中漂浮不定的人很难判断水流的来龙去脉,但如果逆流而上,探索文学和艺术,道德、政治和宗教,以及商业和技术的起源,这段旅程总体上并不算艰难。

最后一点,文明不仅关乎聚居地,还关乎个人。正如伟大的城市在受制于环境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环境一样,伟大的人物既是其民族文化的产物也是其缔造者。人类喜群居,爱盲从,普遍缺少个性和探险精神。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富有激情和才华的人加以引领,而非依靠行动迟缓的群众,需要思想而非力量,需要精神而非物质。

我以这些想法作为这本书的导言,因为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一开始就会排斥我对于贺拉斯在我们文化的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所做的毫无夸大的言论。只有当我们了解到历史的延续性,理解了文明所具有的本质上的简单和稳定,我们才能看到那条将过去与现在直接相连的关键线索,我们也才不至于在看到雅典卫城对建筑业的影响甚过世界上任何一组建筑物的相关历史记载时感到惊讶,也不会怀疑西塞罗的拉丁文产生散文史上最有力的影响,或者怀疑正是因为一位已去世一千九百三十年的罗马诗人的存在,我们的诗歌语言才变得更加精致,许多人才变得更加理智也更加快乐。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点击图片可查看译丛书目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由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主编,汇集了二十世纪前后人文领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著述之精译,涵盖人文各学科、各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注重学术性与专业性,又强调普适性与可读性,意在使读者尽可能丰富地感受到人文研究的多彩魅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本关于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小书,一处领略西方诗歌魅力的世界
文学|诗在,长安就在 《长安诗选》42首诗领略盛唐风采
用诗歌将成都与世界相连!
用诗歌将成都与世界相连!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隆重举行
世界诗歌日:比一首诗更重要的是什么?| 知书No.213
她在分崩离析的世界中 遥想罗马皇帝的荣耀与孤独
著名诗人叶延滨:用情感对抗人工智能|成都国际诗歌周
人们珍爱它,是因为世间再也不会诞生《大莫纳》这样一本小书了
世界诗歌日,听吉狄马加、欧阳江河共话“蓝星诗库”25周年
著名诗人詹澈为郑大师生开展学术讲座

网址: 一本关于罗马著名诗人贺拉斯的小书,一处领略西方诗歌魅力的世界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16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