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丽娘”在油菜花海演《牡丹亭》

原标题:宝安“丽娘”在油菜花海演《牡丹亭》

清音昆曲古琴社社长洪莞尔,饰演《牡丹亭》中的“丽娘”。 受访者供图

11月4日下午,著名昆剧折子戏《玉簪记 琴挑》参加宝安邻里音乐节,走进宝安区西乡乐谷音乐厅公演,这是清音昆曲古琴社自2019年11月以来举办的上百场活动之一。近年来,宝安区清音昆曲古琴社社长、宝安文化总馆分馆昆曲文化馆馆长洪莞尔致力于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她将自己的家打造成清音阁文化现场,通过昆曲、古琴、古诗词、花事、茶事、香事等多种传统文化的结合,打造情景化、生活化、接地气的实景演出,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现代性表述,她和伙伴们的努力成为宝安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邻里乐享

策划演出《牡丹亭》等昆曲实景表演  

11月4日,由清音昆曲古琴社排演的昆剧折子戏《玉簪记 琴挑》参加宝安邻里音乐节,迎来第二次公演。《玉簪记 琴挑》讲述的是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之间的爱情故事,表演上极为细腻,是生、旦戏中的佳作。南都记者了解到,“邻里音乐节”是宝安区2023年“我实践 我文明”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一,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

此次公演,清音昆曲社特邀来自广州的周飞龙担任男主角。曾获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戏曲比赛月赛冠军的周飞龙浸淫昆曲多年,唱念做打俱佳,尽显潘必正的风流倜傥。洪莞尔扮演陈妙常,她专程赴苏州昆剧院向青年昆剧艺术家刘煜老师学戏。

自幼习越剧,又习昆曲多年的洪莞尔,她将自己的家打造成清音阁文化现场,根据清音阁的实景策划了一系列的昆曲古琴雅集,还策划演出了多场昆曲实景表演。如今年2月11日举行的花海园林实景《牡丹亭》演出,在一片明黄的油菜花海中,一场实景昆剧《牡丹亭》折子戏《游园惊梦 寻梦》让观众重温水磨调的流丽悠远。  

现代屏幕

抽象意象与数字技术编织着爱情故事  

洪莞尔饰演的丽娘,婉转细腻,唤起了观众对爱情的渴望、记忆与遐想。在抽象意象与数字技术编织着现代性的屏幕下,演员在小剧场上细细诉说着源远流长的爱情故事。

国家一级演奏家、乐队指挥王立元表示,这次带领乐队和洪莞尔一起排演《牡丹亭》是一次新的尝试,乐队成员短时间把整个上本全剧演奏下来,非常不容易。

苏州昆剧院原副院长、著名昆笛大家邹建梁认为,深圳有这样一个民间剧社展现了深圳文化的多元。

观众Nora感慨地说:“人生第一场昆曲,不仅剧情精彩,更多是对于昆曲艺术的敬畏。传承不易,演出虽是公益,但一声一调,一颦一笑皆是功夫,走心、动情的艺术是无价瑰宝。”另一观众杨于涵被剧中的人物塑造与故事深深吸引,他表示看完直接哭成泪人。  

谈及未来

策划昆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如何与宝安区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发展趋势相结合?这也是洪莞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表示,他们曾创作了原创诗词昆曲《满庭芳——深圳历史人文颂》参加中国第五届诗词春晚,将原创诗词、昆曲、传统民乐进行结合创作编排,反映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果,获得最佳优秀奖和最佳编导奖。这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的全新尝试,也是他们今后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今年8月,昆剧折子戏《玉簪记 琴挑》×琴箫音乐会在宝安1990文化馆二楼剧场庆七夕。演出策划了古琴独奏、琴箫合奏和箫声昆腔作为《玉簪记》前场,与《琴挑》组成一台有创意的昆曲×古琴×箫视听盛宴。“两大最古老的世界级非遗文化——昆曲和古琴走近百姓,可见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值得我们去不断地传播和传承。”洪莞尔说。

谈及未来的计划,洪莞尔表示,民间昆曲社团在昆曲的发展史上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昆曲民间社团之一将继续保持热爱和坚持;有条件希望每年能排一折新戏并公演,也将继续策划昆曲与古诗词、古琴等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动;也希望排练完成的剧目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展演和传播。

采写:南都记者 谢湘南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宝安“丽娘”在油菜花海演《牡丹亭》
湖南衡东:千亩油菜花海迎春盛放
单雯谈《牡丹亭》:我们着迷于杜丽娘,是因为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在自家庭院演出昆曲《牡丹亭》,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展现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筑上演
昆曲《牡丹亭》在宁夏银川上演
全本牡丹亭 得意处岂止爱情
《牡丹亭》“露真容” 再现昆曲“真国色”
全本55出《牡丹亭》之集粹版在沪上演
《牡丹亭》“露真容” 再现昆曲“真国色”(深观察)

网址: 宝安“丽娘”在油菜花海演《牡丹亭》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62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