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原标题: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在丰义景区设立灶头画展示馆,挖掘和发展以灶头画为代表的乡土文化。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海盐县非遗灶头画传承人赵生波介绍,海盐位于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民间一直有在灶台创作画的传统习俗。以通元灶头画为例,具有色彩斑斓、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等艺术特点,从形式上可分为图案型、文字型和线条纹样型三类。从内容上可分为:神像类,如天官、财神、和合、招财利市等;动物类,如龙、虎、羊、鸡、鹤、鲤鱼、喜鹊等;历史故事(人物)类,如古城会、赵云救阿斗、岳云大战陆文龙、麻姑上寿等;文字类,如福、禄、寿、喜、一本万利、五谷丰登等。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据最近一次调研显示,通元镇15个行政村(社区)仅有泥工师傅78人,参与砌灶头画的只有29人,近3年共砌灶373座,平均每年砌灶124座、每人每年砌灶画为4.8座。在江浙沪有名的灶画传承人代表赵祥松近3年共砌灶27座。真正掌握这门技艺最大的74岁,最小的47岁,平均年龄为56.3岁。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灶头画非物质文化进校园。 通元镇政府供图

嘉兴市把灶头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灶头画的抢救与保护,进一步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安排灶头画传承人和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两员”(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队伍开展保护传承培训活动,组织灶头画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让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和艺术,拓宽学生视野,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全国品牌故事大赛获奖作品展播(78):此“画”怎讲
非遗保护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专家学者书香节上探讨非遗文化元宇宙及版权发展
非遗美学堂|千年之约·汉画里的爱情
浙江“少年说非遗”总决赛 :40名选手讲述四条诗词之路故事
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 亮相中国科技馆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 “科技+文化”沉浸式体验非遗大集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宝鸡:非遗传承助振兴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浙江嘉兴胜丰村:农民画里看变化
数字化赋能大运河民歌非遗保护与传承

网址: 浙江嘉兴:保护发展新农村“非遗灶头画”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3986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