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少年 好赞广东|欢迎光临我的博物馆:小鞋盒里看非遗
原标题:文化少年 好赞广东|欢迎光临我的博物馆:小鞋盒里看非遗
【前言】
11月13日-14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岭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支脉,广东文化发展亮点纷呈。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推出《文化少年 好赞广东》系列报道,依托“好赞广东”系列网民互动活动,采访多名青少年参赛者,从创作者的角度,展现广东别具特色、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
“这是我的鞋盒,接下来,我要用它来做‘鞋盒里的博物馆’……”在“好赞广东”网络作品征集大赛作品《鞋盒里的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一位扎着双马尾、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正在向网友展示鞋盒博物馆的制作过程。视频中的小女孩叫郭芷筠,是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从小对非遗文化特别感兴趣。今年暑假,她决定亲手制作一个非遗博物馆。
小小的鞋盒 装着大大的世界
五颜六色的粤剧脸谱、石湾陶塑制成的迷你茶桌、“品”字形的潮汕工夫茶具……众多精美岭南非遗手工制品汇聚在郭芷筠亲手打造的鞋盒博物馆。
谈及为何用鞋盒制作博物馆,郭芷筠表示,这是环保材料再利用。“有一天看到妈妈丢垃圾的时候把鞋盒丢了,想到鞋盒是纸做的,纸是环保的,可以用来做手工。”
博物馆中的大部分展品是由郭芷筠亲手制作完成,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醒狮。为了制作威风凛凛的醒狮,郭芷筠用环保材料填充狮头内部,用红白两色橡皮泥制作醒狮的狮头和狮身,一只吉祥喜庆、活灵活现的醒狮成为博物馆的焦点。
郭芷筠正在制作团扇。受访者供图
根植文化自信 家校携手促传承
视频中,郭芷筠口齿伶俐,落落大方,对诸多展品如数家珍,向网友展示每件展品背后的非遗文化。“我是潮汕人,平常妈妈喝茶的时候会和我讲工夫茶文化。”郭芷筠表示,父母非常注重非遗文化,她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了不少非遗知识。在郭芷筠妈妈看来,非遗文化不仅是物质上的传承,更是精神上的传承。她向记者表达了对人工智能时代下非遗文化传承的担忧,“现在很多孩子上网课、接触AI比较多,会觉得很多东西是工厂可以批量做出来的,但流传千年的非遗技艺包含了创作者的心血和情感,这是机器难以替代的。”
非遗教育离不开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郭芷筠妈妈还介绍,学校会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其中,在艺术节上,学生们通过全员参与节目编排展演、现场绘画创作感受粤剧、马勺、团扇等非遗文化的魅力。据了解,近年来,广东举办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参与的学校、少年宫、文化宫等共超过1000所,参与人数将近10万人次。从“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吹响了岭南非遗校园传承的“集结号”,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动力。
“她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认可是刻在骨子里的,我觉得非遗文化增长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对岭南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未来,郭芷筠妈妈希望传承非遗文化不只是停留在每学期的校园活动中,学校可以增加有关传统文化课程,结合线上讲解,线下教学,让陶艺、剪纸等非遗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中,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南方网记者 李润芳 实习生 姚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陕北民歌博物馆:“唱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广东木偶戏走进新疆,呈献国家级非遗文化盛宴
靖远县博物馆乐知课堂让非遗文化之美浸润童心
河北七旬民间艺人自建“烙画博物馆”弘扬非遗文化
尉犁县:非遗文化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心田
唱曲艺、学非遗,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
善用非遗名片 工美走向世界
重阳节博物馆送祝福进社区,老人过节体验非遗民俗
非遗在青海 | 走进热贡艺术博物馆 感受非遗之美
你看你看,非遗的魅力跃然纸上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