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怯懦、低自尊……脆弱的自体该如何被治愈? | 自体心理学入门课直降250元

原标题:自卑、怯懦、低自尊……脆弱的自体该如何被治愈? | 自体心理学入门课直降250元

作为咨询师,经常在咨询中遇到这样的困惑:

◉ “在人际交往中我特别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怕被拒绝,往往委屈了自己,这让我特别痛苦和压抑,我怎么才能自如地与人相处呢?

◉ “我大学毕业几年了,一直都没有工作,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就一直呆在家里,成天睡觉、打游戏。我其实很痛苦,也想改变现状,但是可能与社会脱节了,怎么办呢?

◉ “我有一个晋升机会,领导也推荐了我,但是有好几个候选人,我之前工作表现虽然还可以,但是他们都也很优秀,跟他们比我可能还差一些,一想这些就紧张,头都疼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我想放弃竞选了,我应该坚持吗?

◉ “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子,能感觉她对我也有好感;但是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职员,没房没车;我担心她会在意这些,我也怕自己工作并不会有好的发展,不能给她未来...我该去跟她表白吗?

每一位来访者的困惑,都有TA特有的形成原因,也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地去理解,但是也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不自信或低自尊

每一个人在经历挫折或者创伤时,都会有一些消极、痛苦的情绪体验,有些人会通过自我安抚或者他人的陪伴会慢慢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有些人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更有些人表现得像没发生过什么,却通过一些“症状”表达。

而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些挫折,取决于支撑我们“自恋”的心理结构是如何的。

自体心理学就是从人类的自恋需求出发去阐述心理结构的,核心结构是“自体(self)”。

01

什么是自体?

自体是人格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中心,是一个深度的心理学概念,而且处于体验/经验的中心,是各种影响的接纳者,荟萃了每个人特别的核心的雄心壮志、理想、天赋和技能的空间,启动和维持自我鼓励、自我引导、自我维持功能的整体,这一整体为人格提供了核心价值,并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感(Wolf)。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四大理论基石之一,源自海因茨·科胡特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1、自体心理学是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重大突破

自体心理学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四大主流学派之一,摆脱了古典精神分析的单一性。

其从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关注人际互动与人类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从人性主义角度关注来访者的主体经验,整合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及科学实证研究的力量,是当代临床心理治疗的重要成就之一。

2、自体心理学极大扩宽心理治疗的工作范围

弗洛伊德认为,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内的自体疾患群(自恋神经症)是不可能被分析疗愈的,此后的50年,不同的分析家和治疗师对此进行了不同探索,但收效甚微。

直到1971年,科胡特(Kohut)提出了对自体疾患的系统分析的方法,这一情况得以改观,之后在1977年科胡特正式发展了自体心理学。

临床工作中不乏遇到自恋议题,自恋性特质导致来访者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严重妨碍来访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无法治疗,但自体心理学发展了更有效的精神分析工作思想和方式,重建了精神分析对人性的关怀。

3、自体心理学技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脱落率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流派中最温暖的,强调在心理分析治疗中对来访者共情的人性理解,以使病人获得自身的重建。

与客体关系和经典精神分析相比,自体心理学更温暖、更包容,更贴近来访者的感受,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在临床中,对提高复约率,增强疗效有促进。

这也是为什么强烈推荐你一定要学自体心理学的原因所在!

原价1502元,双11特惠1252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

02

自体怎样被我们感受到?

自体感不是可以直接表达的,是一种综合的、不易描述的、不可直接观察的、核心的、根本的和决定性的体验。

可以外化体验为“十感”:存在感、效能感、价值感、胜任感、稳定感、确定感、目标感、方向感、掌控感、统整感,这十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根本追求。

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咨询师,往往在工作中识别和不断修复的也正是这十感,需要咨访同盟间非常细腻与耐心的工作。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感受和评估我们当下的自体感,并适当自我调整或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健康的自体

・统整、连续、有活力、积极的感觉

・作为与他人共情的结果,情感是流动和有活力的

・可以清晰和深刻地感受和表达情感

・能过技能和天分以及完成目标获得积极的有价值的感觉

图源/《双生花》

脆弱的自体

・成瘾、嗜酒、毒品依恋、性、过度锻炼等强迫行为

・频繁的焦虑、抑郁、易怒、恐惧(外在世界或身体的完整)

・弥漫的身体不适

自体崩溃

・自体统整感的消失

・从轻微的焦虑不安到自体结构整体失去的恐惧

・自体体验似乎是不再彼此协调作用

・自体在时间上严重地失去连续感,在空间上失去统整感,对身体碎片化、身体健康的广泛持续的担心恐惧

・感觉到身体在被分成不同的部分,失去容忍,踩在海洋中心的水面上没有任何支撑

・感觉丢失了,死去了,身体好像不是他自己的,想法也觉得怪怪的,超出了病人精神组织之外

・过量饮食服药,重复手淫,混乱的性行为,过度睡眠

自体不单独存在的,永远是要在自体客体的环境中被谈及的。

自体客体不是一个实体,是一种我们的内在经验和需求,当然是也是我们通过婴儿期与重要抚养人的互动内化而来的。

这个经验是可以带给我们两类调节功能,抚慰和激励,抚慰是针对负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激励是针对正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而更多地由一种双元调节过程,不断拓展正性情感,并把负性的情感状态降到最低。

图源/《人间失格》

Kohut强调了人类的三类发展需求:

与建立和维持自信有关的镜映需求

与体验到安全感、笃定感和抚慰感有关的理想化需求

与在人类伙伴中体验到相似感和亲切感有关的挛生/另我的体验需求

如果镜映需求未被满足,会让我们在挫折中感到十分痛苦(致命打击至生死攸关的心理连接)。

・补偿性行为(强迫性行为、各种瘾)

・一直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影响自体的经验“组织”(常常采用否认的防御机制),健康表现欲的发展受到抑制(甚至固著在夸大状态),影响到人格结构(如受虐)。

如果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会体验到安全感低,焦虑、恐惧和攻击性的情感调节能力降低。

・没有好的偶像去确认和模仿、雄心壮志受打击

・更容易产生空虚感;渴望与一个理想化(完美的)他人有关系。

而挛生/另我的体验需求未被满足,则会使我们失去归属感,造成青春期身份认同和分离/个体化问题等。

人的发展是终生的。

婴儿时期“恰好的挫折”使我们的人格结构更坚固,而成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在人生经历中,不断地体验、觉察和修复自体客体需求,最终走向成熟与自信。

03

自体心理学如何带来疗愈?

与客体关系和经典精神分析相比,自体心理学更温暖、更包容,更贴近来访者的感受。

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在临床中,对提高复约率,增强疗效有促进。

咨询师通过帮助来访者找到发展失败的自体,重塑个体经验,使来访者能够重新发展这一极的自体,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

你若想系统学习自体心理学,一定绕不开一个人:

国内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之一——徐钧老师。

上下滑动查看师资详情

与常见的经典自体心理学课程不同,在这55讲课程中,徐钧老师作为国内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之一,会结合现代自体心理学,侧重前沿的人际精神分析相关研究,确保内容经典且与时俱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可以:

系统掌握经典自体心理学的理论;

把握入门自体心理学的学习、工作方法和技巧;

紧跟国际进展,了解自体心理学临床工作中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上下滑动查看

这门课还有哪些服务支持?

当你想要快速掌握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有一个公式可参考:

学习新的知识 = 学习素材 + 系统反思+ 专业反馈

学习素材:由徐钧老师亲自打造专业内容,尽可能让初学者也能听懂学会;

系统反思:每1章知识点+1个作业,保证每一个学习单元扎实推进;

专业反馈:专业导师视频课程+临床咨询师助教答疑,双师教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本课程中包含的服务支持包括:

1

作业+社群,让效率加倍

2

助教老师及时反馈,少走弯路!

3

结业认证,学有所依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自恋未必是一种病,也可能是太缺爱|自体心理学明天开课
做个「自恋」的人,也不是不行|自体心理学如何助你发展成熟自恋?
自恋未必是一种病,也可能是太缺爱|自体心理学
自恋 or 自爱 ?科胡特如何解释自恋人格障碍
工作和生活失去动力的人,可能戴了太久的「假自体面具」
我适合学习哪个心理学流派?一文带你了解五大主要流派
【明日开课】国际存在-人本学院创始人亲授,咨询实录+案例精析,带你轻松入门
精神分析大师都是如何解释自恋障碍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终生都在寻找三个朋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个人的强大,从治愈自己开始

网址: 自卑、怯懦、低自尊……脆弱的自体该如何被治愈? | 自体心理学入门课直降250元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239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