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约翰生”
原标题:“不朽的约翰生”
蒲隆
《约翰生传:全译本》 詹姆斯·鲍斯威尔 著 蒲隆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塞缪尔·约翰生(1709-1784)画像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地不甚了然起来……”
这是鲁迅的名作《阿Q正传》第一章“序”中的话。虽是调侃之言,确实道出了一定的真理。这段话用到詹姆斯·鲍斯威尔的这部《约翰生传》上再贴切不过。
先说“不朽之人”。塞缪尔·约翰生凭一己之力,用八年工夫编著了一部《英语词典》,赢得了“词典约翰生”的徽号。要知道,法兰西学院由四十位院士组成的团队花了四十年光阴才编成了他们的《法语词典》,所以,仅此一项功劳,约翰生完全算得上是一位“不朽之人”了。19世纪英国名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他题名为《英雄与英雄崇拜》的演讲录中,把约翰生列为三位“文人英雄”之首(另外两人是卢梭和彭斯),对他的《英语词典》讲了这样一段话 :“假使约翰生除了他的《词典》,再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人们也可以从中探寻出一种伟大的才智,一个真正的人。凭借其明确的定义,总体的坚实稳固、诚实可信、真知灼见以及卓有成效的方法,它堪称所有词典中的翘楚。它里面有一种建筑学上的高贵品质,它屹立在那里,俨然是一座宏伟、坚固、方正的广厦,巧夺天工,完整对称:你断定建造它的是一位真正的大工匠。”
当然,约翰生的不朽地位并不是单靠一部词典确立的。他是文坛上无与伦比的全才,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长诗《人愿皆空》(1749年)被认为是所有语言所能产生的道德说教诗的高峰。
相比而言,约翰生的散文数量更多,影响更大。208篇《漫游者》以及后来的《闲散者》等系列报刊文章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忠实读者,给他树立了文体家和道德家的声名。
约翰生也是一位别具一格的小说家,他一生只写了一本哲理小说《阿比西尼亚王子拉塞拉斯》(1759年)。小说深入探讨了人生的各种重大问题,鲍斯威尔认为:“就算约翰生没有再写别的任何东西,这部作品也会使他在世界文学中名垂千古。”
约翰生是位杰出的莎士比亚学者,他编的一版《莎士比亚作品集》有助于18世纪解读莎剧文本的工作;其他编者不甚了了的地方,在约翰生那里往往能找到明晰的解答。
约翰生也是一位传记大师。他写传记坚持真实,对传主的缺点也不掩饰,从具体、琐细处着眼,凸显传主的性格和癖好。
凭借这些成果,约翰生成为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坛的领袖,有人冠以“独裁者”“大汗”的称号。他的综合实力无与伦比,古典学养深厚,现代文学精通。他德行完美,见识超群,智趣丰富,幽默横生,随机应变,妙语连珠。人们崇敬他的德行、钦佩他的才华,欣赏他的言谈。有人形容在场的人洗耳恭听他的宏论就像古希腊人聆听神谕一样。他是“文学俱乐部”的核心人物,周围聚集了一大群文化精英。
鲍斯威尔结识约翰生以后,发现他的言谈甚至比他的文章更精彩,于是开始追记约翰生的谈话,为将来给约翰生写传做准备。约翰生去世七年之后,他的不朽之作《约翰生传》才问世。从1763年见到约翰生到1784年约翰生离世,经过二十余年的材料积累,这远远超过了“十年磨一剑”的功夫。
译完《约翰生传》后,我的感觉好像是被鲍斯威尔引领着参观了一座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布局完善的现代化的约翰生纪念馆。鲍斯威尔既是建馆人,又是讲解员。人们将会看到的是原原本本的约翰生,不掩过、不饰非、不涂彩、不描金:
约翰生长得五大三粗,举止不够娴雅,脾气火爆,在辩论中声如洪钟,而且有时不是辩倒对方,而是吼倒对方,于是有人给他一个形象称号“熊”。他的朋友哥尔德斯密斯说:“当然,约翰生的举止里有种粗鲁;但他的心肠比谁都软。他除了表皮,没有一点熊的成分。”
约翰生的仁爱之心时时显露。他的住宅里长期收留着一位盲女安娜·威廉斯,她去世后,他充满悲情地说:“三十年来,我靠她寻找家庭的乐趣,她全面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她顶替着我的一个妹妹。”有次约翰生深夜回家,发现一名女子倒在街上,他便背回家中照料了很长时间,花销不少。知道她是个烟花女子后,他把她介绍到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去。由于没有近亲属,去世前他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遗赠给了他的黑人仆人,这使他的遗嘱管理人之一约翰·霍金斯爵士觉得过于出格。
约翰生的不朽首先依赖他的作品,但正如作家韦恩所说:“如果没有鲍斯威尔,约翰生也会是英国文坛上最著名的名字之一;但他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从来不会读一行他的作品的人知道他,那全是由于一个机缘——在1763年5月16日星期一的下午,约翰生在汤姆·戴维斯书铺的后客厅与鲍斯威尔见面。”
世界上的传记作品多如牛毛,我们一般看到的都是以全知型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的,而鲍斯威尔的《约翰生传》却用第一人称叙事,因此,这本传记可以说是“我所知道的约翰生”。作者是采访者、记录者、见证人、评论者、参与者。什么事情是约翰生讲的他亲耳听到的,还是别人听到转述给他的,是口头讲的,还是用书信、笔录提供的,都有交代。鲍斯威尔屡受约翰生的教导,要严格关注真相,甚至最细微的事情也不放过。他是律师,访问约翰生的同学故旧了解他们知道的约翰生的情况时,他作笔录,最后要口述者签字认可。所以他的叙事手法表面上是主观的,实际上更有依据,更加可信。
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说:“约翰生之于英国,犹如爱默生之于美国,歌德之于德国,蒙田之于法国:他们都是民族的圣贤。”而英国诗人、散文家兼历史学家麦考莱则称鲍斯威尔为“传记作家中的莎士比亚”。《约翰生传》使其作者鲍斯威尔成了忠实的传记作家的代名词。
(作者为兰州大学教授,以十年心血译成华语世界首部全本《约翰生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蒲隆|不朽之笔传不朽之人:约翰生与《约翰生传》(上)
蒲隆|不朽之笔传不朽之人:约翰生与《约翰生传》(下)
龚龑读《约翰生传》|约翰生是个“詹姆斯党人”吗?
《约翰生传》:十八世纪的斜杠青年,曾编著《英语词典》
首个《约翰生传》中文全译本面世
英国家喻户晓的《约翰生传》也有中文全译本啦!
《镜与光》《约翰生传》……这些上海译文新书要来了!
《活着活着就老了》:文学的不朽魅力
《不朽的骄杨》将亮相合肥大剧院
李冰冰如今48岁未婚,不朽女神已搬入抖音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