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原标题:为何人们“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先生曾是几代人的经典偶像,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的文章就像一把利剑悬在敌人的头上,似乎每一个字都能迸发出战斗的气息。
作为一代大文豪他创作的书籍,时至今日依然是很多人的对枕边书。鲁迅先生曾在《而已集》中写道:
“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那么为什么人们憎恶和尚,而不是道士呢?要想弄懂其原因和内涵,就需要有背后的道理。
第一、憎和尚不憎道士的原因
或许在很多人的思想中都认为,道家和道教是同一种事物,因为道家和道教的创始人都是老子,所以就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错觉,那就是道家等于道教。
殊不知道家和道教完全是两回事,道教在形成过程中,确实吸收了一些道家思想,但思想体系却不止于“道”。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可以说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不断吸收了道家、阴阳家、神仙家等思想,所以道教要比道家更广阔。
道教作为一种兼容并包的宗教,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化的汇集,所以说读懂道教就懂得了“中国大半”。
鲁迅先生之所以"憎和尚、尼姑而不憎道士",原因在于他认为,和尚、尼姑作为佛教的代言人,可以称得上是"厌世者"。
佛教徒往往"盛世盆满钵满,乱世明哲保身",现在很多人也都认为“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敛财”,所以鲁迅先生憎恶的有道理。
可以说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就变成了封建统治者和法官贵族的精神依托,曾记否汉明帝刘庄用“白马驮经”,故此取来了《四十二章经》。
到了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诗人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真切地体现出了佛教的发展趋势。当然,四百八十寺只是一个虚指,但却可以体现出佛教的兴隆。
而道士则不同于和尚,相对于佛教而言道教更低调更内敛,所以往往在盛世的时候道教都会被边缘化。
但是在乱世到来之际,道士却往往都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即使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满清时代,道士也保留了华夏民族的发式,所以鲁迅先生才不会憎恶道士。
另外,纵观历朝历代不难发现,佛教追求的是极乐世界。但要到达这种境界就需要摒除杂念,并远离灯红酒绿的生活。
而道家却正好相反它追求的是现世的享乐,可以满足人们及时享乐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种享乐不是暂时的,而是可以永久存在的。
第二、道士贫,和尚富
相比较于道观的门可罗雀而言,只要是寺庙往往效果都比较旺盛。而且由于和尚大多秉持"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思想,所以对钱财几乎是来者不拒。
只要有人捐赠香火钱,绝对不会有和尚出来制止和拒绝。即使是在生活极为贫苦的年代,只要老百姓双手奉上钱财和粮食,佛教徒都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但是道士却往往以清贫的形象示人,他们经常云游在外居无定所,并且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修炼,根本不可能和金钱发生任何关系。
而和尚看起来的往往都像一个富家翁,所以鲁迅先生才会憎恶和尚和尼姑,另外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对百姓的影响远大于佛教。
而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所以他将和尚、尼姑比作外来事物,所以才会对其产生憎恶心理。
其实,鲁迅先生说这句话的本意,则是在强调中华民族的气节。他认为一个民族只有人人都有气节,那么这个民族才不会被消亡。而当好的民族有担当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才更有希望。
当然,“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反映了旧时中国人排外、保守的特点。
因为在传统的眼光里,凡是外来户几乎都是要被排斥的。而旧时中国人对于一切外来之物,也都普遍抱着一种厌恶和躲避的态度,而这种物物之风也是鲁迅先生批判的焦点。
结 语
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正在逐渐从课本中消失,可是这并不能说明有些已经过时了,只是说他的某些思想受到了时代的局限,进而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有差异。
鲁迅先生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如果大家能够理解鲁迅的思想,一定会对生活和思想都有很大帮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何人们“憎和尚,而不憎道士”?鲁迅: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鲁迅为什么能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独占鳌头?其文学功底是这么来的
方腊仅八员上将,为何能让梁山折损大半好汉?专家:不在一个层次
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千金难求,如何获取?这个道士用了一群大白鹅!
鲁迅先生笔下的长妈妈
记住:做人要有自知,相处要懂得尊重
她21岁红遍中国,25岁因情自杀,30万人送葬,鲁迅为其撰文鸣冤
老外不见外 | 烹饪大师雷纳特·莫劳:我为何对北京“一往情深”
女人过了40岁,为何越来越想男人?听听女人们的心里话
四字错仨?“厦门大学”的题字,是鲁迅太浅薄吗?还是另有说道?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