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不见外 | 烹饪大师雷纳特·莫劳:我为何对北京“一往情深”
原标题:老外不见外 | 烹饪大师雷纳特·莫劳:我为何对北京“一往情深”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题:烹饪大师雷纳特·莫劳:我为何对北京“一往情深”
作者 张东方
盛夏的北京,午后阳光格外炙热。斑驳的树影洒在位于三里屯一家西餐厅绿底白字的招牌上。推开门,墙上各种复古的收藏品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一家欧洲民俗博物馆。老板雷纳特·莫劳(Rennat Morel)刚刚送走最后几位客人,现下坐在靠近门口的“专座”上,享受着自己的午餐。
莫劳身旁的桌子上有一支蜡烛,不同颜色的蜡油自然地从顶部流淌下来,俨然已成为一件工艺品。莫劳太太说,这支蜡烛已经燃烧了十几年,如同他们在北京度过的点滴光阴。
当西餐遇上北京
莫劳来自比利时,曾在米其林三星餐厅担任厨师长,也被业内誉为北京外国烹饪界的“教父”。
“通常人们问我,我是怎么来到北京的,我就回答‘坐飞机来的,因为游泳太远了’。”听到莫劳这句话,身旁的妻子也不禁笑了。
三十多年前,莫劳来到中国工作,也在这里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这家与妻子共同经营的西餐厅,成了他定居北京的理由。餐厅名字中的“龙玺”二字代表着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加上莫劳的姓氏,东西方文化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正如这对跨国夫妻的结合。
回想起创业的点滴,莫劳感慨颇深。“我从没在这么小的厨房工作过,我以前工作的地方都很高档。”二十多年过去,莫劳餐厅也从一家小餐馆发展成为北京老牌的西餐厅之一,大批食客慕名而来。
随着时间的流淌,莫劳夫妇的感情早已融化进美食里,也被这座将他们连结在一起的城市记录着。而他们小家庭的故事,也犹如北京发展的缩影,从艰苦走向繁荣。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让遥远的东方国家的普通人吃到最正宗的西餐,是莫劳始终如一的追求,为此,他坚持了二十多年。
虽深谙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但他却从不刻意迎合本地口味。当被问及有没有为了适应本地口味而做出改变时,他坚定地摇了摇头,然后说“只有米饭”。
一旁的莫劳太太也说,他们的菜单和欧洲餐厅一模一样,来他们餐厅吃过饭的客人,再去欧洲的餐馆,不会觉得陌生。
在这位烹饪大师的眼里,如今的中国人更懂西餐了。“中国人现在常出去旅行,他们更了解西餐了。”
近年来,莫劳夫妇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架起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向中国人介绍西餐,想帮助鲜有国外旅行经验的人避免饮食文化差异造成的尴尬。
随着中国扩大开放,莫劳餐厅也不断迎来新的机遇,莫劳说,来店里用餐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两年,新冠疫情对餐饮行业影响较大,莫劳的餐厅也一样。不过靠着当地政府在税收、租金方面的支持,餐厅坚持了下来。
“北京越来越好了”
说起北京的变化,莫劳无意间抬头看了看窗外明净的天空说,“北京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他的记忆中,以前的亮马河污染严重,散发出臭味,而现在的亮马河在政府的治理下清澈见底,河畔风景优美。
作为久居中国的外国女婿,莫劳对北京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到很开心。他说,如今的北京越来越美,绿地更多了,许多鸟儿在树上栖息。习惯早起的他,每天给它们喂食。
他还表示,自己不喜欢别人总是批评中国,“如果你不想待在中国,那你就回家,”他说。
谈及对北京的期待,莫劳还是希望北京环境越来越好,而作为北京人的莫劳太太则表示,希望北京越来越国际化,被更多人了解。
与这座城市相守二十多年,莫劳用“北京,我爱你”这种最直白的方式表达了他的热爱,最后,他像个孩子一样对镜头比了个可爱的“耶”。(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老外不见外 | 烹饪大师雷纳特·莫劳:我为何对北京“一往情深”
乔纳森·贝利加盟新剧《同路人》 与孔雀饰演恋人
《阿凡达》男主加盟网飞抢劫片 豪华阵容众星云集
北京人艺70周年|莫言:称我“一个写剧本的人”,此生圆满
天堂电影院拍剧版 仍由朱塞佩·托纳多雷编剧执导
老外真会玩
剧版《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被砍 收视率口碑不理想
同在郓城担任都头,雷横的排名为何远不如朱仝
莫言:这些作品真不是我写的……
彗星来的那一夜剧情 彗星来的那一夜简介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