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

原标题: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

对于人和人类社会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东西比自由更无法忍受的了!

很多人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还没有看一本书前,先从别的作者那里读到了这本书里的一段文字。于是因为这段文字,这本书就一直停留在脑海里。例如出自《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这句话“人存在的秘密并不仅仅在于活着,而是在于为什么活着,如果不能认准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就不愿意活着,哪怕周围全是面包”。

20世纪以前的世界名著多是这个路子:讲一个主线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表达一个伟大的思想。时间可以错乱,善恶对错可以模糊,地狱可以布置成人间,天堂可以是地狱的模样,故事可以不完整,故事本身就是伟大的思想。写于1880年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但它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

其实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老卡拉马佐夫靠着不光彩的方式积累了一大笔财富,这些财富里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两段婚姻里妻子的陪嫁。两任妻子给老卡拉马佐夫留下三个儿子,但他从来没有照顾过这些儿子,而是任由他们让仆人或者亲戚照看养育。大儿子米佳是个性情粗野但内心高尚的人,父亲扣留了母亲留下来给他的财产,导致两者的关系日益恶化。二儿子伊凡是一个不信上帝的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绝对的道德,并且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理论。小儿子阿廖沙是个纯洁善良的青年,跟随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修行。

老卡拉马佐夫与米佳的关系激化不光是财产纠葛,还在于米佳沉迷的一位堕落放纵的姑娘格鲁申卡。老卡拉马佐夫不但拒绝将那笔属于米佳的财产还给他,还用这笔钱与引诱格鲁申卡,这使得父子关系彻底破裂。有一天,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而他信封里用来引诱格鲁申卡的三千卢布也不翼而飞,被贫困搅得焦头烂额的米佳突然满身是血地出现,而且手里多了一大笔钱,于是米佳被当作最大的嫌疑对象。

本书的主线,无疑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弑父案。在最后庭审中辩护人与检察官的唇枪舌战中,辩护官的这样一席话让人深受触动:“俄罗斯的法庭应该不仅仅能够惩罚罪犯,而且应该拯救堕落的人。让别国的法律去死抠条文吧,我们应该着眼于精神内涵,挽救罪犯并使沉沦的人得到新生。”可最后米佳还是在种种不利证据下被错判为有罪。

米佳生性放荡,但在杀死自己痛恨的父亲的最好时机,放弃了行凶;伊凡他不信上帝,在追寻信仰的道路上苦苦徘徊,他不相信哥哥无罪,却真心地爱着自己的兄弟,不惜指认自己是帮凶;阿廖沙他从始至终爱着这个世界,有着坚定的信仰,就算上帝让他尊敬的长老腐烂,相信自己的哥哥无罪,只因“他的眼睛不会骗我”。卡拉马佐夫兄弟三人的精神实质,都是以爱为基点,在压抑的整个弑父案件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温情,尽显于此。人性,本真就是向善的。

好的故事只是小说的一件美丽外衣,真正的作家是不会为作品的故事性乏味而萦怀的。故事与表达是轻与重、文与质的问题。一些依靠故事和技巧的作品,其魅力会因阅读次数增加而递减。而作品中剖白的心灵隐秘的东西,会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而倍增其美。《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故事悬疑的面纱下,表达的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便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把人放在地狱火中烤了三圈,最后又将他拉出来,把他交给上帝。而同时他又将被地狱之火炙烤的人的心理全部记录下来,并呈现给读者。

《卡拉马佐夫兄弟》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 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 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
魔鬼中的天使歌词 歌曲魔鬼中的天使歌词
一本书了解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 | 面世百年,久负盛名
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想让孩子们看见什么?
《杨善洲与隆阳》等5种图书在昆首发
《花儿与少年4》播出时间调整为每周五19:30
急症室的故事剧情 该剧讲述了什么
关于战争的电影 关于战争的电影介绍
再谈善恶
战争题材电影又来了电影推荐战争电影

网址: 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40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