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善恶

原标题:再谈善恶

孟子说,人性本善。这好理解。荀子说,人性本恶。这也容易明白。告子说,人性本无善本无恶。无善无恶怎么讲?告子说,人的天性如同一杯水,加了醋就酸,加了盐就咸,加了毒药就可以喝死人。人的天生禀赋就是性,被赋予了善就是善,被赋予了恶就是恶。孟子说,“如果按照你的逻辑,天生的禀赋就称为性,等于说白色的东西就称为白吗?”孟子继续问,那么白色的羽毛之白和白雪的白、白玉的白,都没有区别吗?告子说,是的。孟子话锋一转,说,那么狗的本性就好比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好比是人的本性喽?告子如何回答,没有记载。但,不重要。

我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不善不恶论,在这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位老先生都在谈论人性的可塑性,可变性,可教育性。

或者说,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伟大的教育论坛。老三位振振有词,争得面红耳赤,没有哪个愿意屈服。我们作为观众,是看热闹,还是从这三位的观点中借鉴真知,充盈自己的内心,教导我们的孩子呢?

或许还有第四种人性的存在形式:人性有时善,有时恶,有时不善也不恶。

一个人刚出生时是善的,若教育失败,就会成为恶人。譬如那些贪腐的领导干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份正知正念,恰因意志不坚、方向迷失而被钱色侵袭,由善变恶。

有的人出生时是恶的,教育成功,就会成为善人。譬如那些愤怒、自私、小气、傲慢、懒惰的父母,他们生下的孩子也许会愤怒、自私、小气、傲慢、懒惰。但在成长路途上遇到名师、走入经典,或因为某一事件而陡然认清生活本质,从而由恶变善。

按照告子的说法,人性确实没有善恶,注入善则善,注入恶则恶——注入的过程和方式就是教育。

我们应该看到:人在由善变恶后,也有弃恶从善的机会;由恶变善后,可能会再次堕入欲望的大海。善恶如同人形与身影,时常不离左右。善与恶的根源不是行为,而是意念,是所思所想,是起心动念。意念善了,行为就会向善的方向走;意念恶了,行为就会向恶的路途行。所以,要想有好的家风,我们需要修为的是意念,是心灵,是良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善恶学校》曝光预告 查理兹·塞隆教学班开课
伍允龙谈与钟嘉欣旧情 称当时未料到恋情会上报纸
重案组之雷霆出击剧情 讲的是什么故事
经常说“随缘”,随的到底是什么?
人这一生,凡事自有因果
重庆作家创作长篇小说《降龙伏虎》 成功转换为“有声书”上线
《非常小特务》重启版定主演 扎克瑞·莱维领衔
“这是我媳妇家,不欢迎你,滚出去”,婆婆:等你离婚了再让我滚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天人合一是谁提出的
年度生猛港片《神探大战》预售开启 终极预告海报显“硬爽邪暴”

网址: 再谈善恶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446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