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原标题:陕西凤翔: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新华社客户端西安12月1日电(都红刚 邵晓奎 郑晨)“凤翔泥塑”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美术品,其造型优美、生动逼真、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近年来,陕西省凤翔区加强对“凤翔泥塑”的保护与传承,依托非遗文化打造六营民俗村景区、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让传统手工艺走上了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图为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建设现场

初冬时节,位于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的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往来穿梭,一排排具有民俗特色的房屋正在建设。

城关镇党委书记师引强介绍,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53.37亩,主要新建1栋2层非遗传承综合楼、1栋文创大楼、78间美食一条街商铺和73套民宿。“项目今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全部完成。”师引强说。

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的“凤翔泥塑”,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被誉为“中国泥塑第一村”的六营村有268户群众从事泥塑生产,依托六营村打造的六营民俗村景区于2017年10月对游客开放,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乡村旅游年收入突破3000万元。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说,六营村已形成年生产30万件以上的泥塑产业规模,全村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带动包装等相关产业收入7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由于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很多游客在六营村“饱了眼福”却“饱不了口福”。“留客难”一直是制约村子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效果图

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效果图

“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美食一条街项目的建设,有望补上这一短板,让游客不但能看得尽兴,还能吃得高兴、玩得开心、住得安心。”师引强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六营村非遗文化资源优势,以产业兴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要用‘泥货’点土成金,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形成集吃、住、游、购、娱、产、学、研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廖卫军表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年上缴利税约600万元,带动300余名群众就业。

“我们将继续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大该项目投资和推进力度,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湖北科技学院:让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走基层进万家 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丰台区专场展演举办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宝鸡:非遗传承助振兴
田静:非遗产业促乡村振兴
广元朝天: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振兴要有文化支撑
汉中藤编: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赋彩儿童文化生活
宣城泾县:艺术唤醒乡村 文化振兴乡村

网址: 陕西凤翔: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74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