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这“五大现象”,证明书法还没“入门”,看看自己中招了吗?

原标题:出现这“五大现象”,证明书法还没“入门”,看看自己中招了吗?

出现这“五大现象”,证明书法还没“入门”,看看自己中招了吗?

书法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国粹”,它就像京剧、昆曲、国画和武术,不论是欣赏还是从事,都有一定的门槛。很多朋友可能会说:“这就是在故弄玄虚,只要有耳朵、眼睛,就能欣赏它们”,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同样一个场景,有人画抽象画、有人画写真,往往画写真的人会收获更多的赞誉。

抽象画对水平的要求并不低,但它们的“美”不那么明显,且显得“怪异”,因此总是被取笑、讽刺。外国人很难欣赏书法,我们虽说朝夕离不开它们,但也未必是合格的书法爱好者。如果还有以下五种“现象”,证明自己可能还没入门,快来看一下自己是不是“中招”了、

第一:“楷优于草”。持有这种看法的朋友,认为楷书比草书高明,认为容易辨识、板正端庄的字是最好的。这就是一个误区,楷书有楷书之美,草书有草书之美,楷法之美在于用笔之精微,结字平中有奇,如欧颜柳赵四位的作品。但草书用笔之灵活,结字之多变,章法的节奏韵律在他们看来就是“鬼画符”。

第二:“草优于楷”。这与第一种截然相反,他们认为,草书的即兴性和笔画之纵逸狂肆,蕴含着饱满的情绪和宇宙阴阳之变化。而楷书则死板僵化,甚至以“印刷体”一概而论。甚至有人认为“只有三流书法家才写楷书”。

第三:只要笔画、结字变化丰富,就是好字。如果这么认为,那就上了“江湖体”的当。书法之所谓的变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如衄挫、调锋、翻笔、衔接,以《兰亭序》为例,这些变化发生的非常巧妙。而“江湖体”的变化是骤然间莫名发生的,也就是说是“妄生圭角,空作抖擞”,既不自然,也不美观。

第四:只要出现简体字,就认为这件作品是伪作。简体字是从俗体字、异体字、草书中吸取而来,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简体字,古已有之,细心观看王羲之《十七帖》,就会发现其中如“东”“马”“于”等字已经出现,除非是建国后新发明的字,否则不能以此判断真假。

第五:只了解书法家和作品,却轻视书学理论。这种现象很普遍,有的朋友只能说出一位书家的姓名和代表作,但其他一概不知。我们常说理论、实践并重,古人的书学理论往往微言大义,如孙过庭《书谱》、张彦远《法书要录》、米芾《海岳名言》、姜夔《续书谱》等,都值得一读。

您还知道哪些书法未入门的“现象”,欢迎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长沙美术馆美育沙龙|匡正:书法欣赏的入门
书法越来越受重视?中高考频繁出现相关试题,看看它们能难住你吗
胡维平书法现象——引领书法热点,展现艺术风范
切忌对书法过度“设计”!叶培贵教授就若干书法现象提出思考
论习惯的重要性,哈哈,自己中招
“苦日子”要来了?生活中有4个现象出现了,你留意了吗?
美国耍花招洗脑精英,谁想中国人不中招,却把自己搞垮了
现象级文本少了吗?《活着》何以“活着”?
失星疯出现人传人现象~
都睡了吗?晚上睡不着的看看美女

网址: 出现这“五大现象”,证明书法还没“入门”,看看自己中招了吗?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4969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