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茶文化周”:上海紫砂工艺师让中国紫砂文化火到海外
原标题:“中澳茶文化周”:上海紫砂工艺师让中国紫砂文化火到海外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澳茶文化周”活动近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和陶瓷工艺与设计专业青年教师葛菡禄带来的“宜兴紫砂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项目让外国友人爱不释手。
葛韬在澳大利亚活动现场展示紫砂技艺。 本文图片均为工艺美院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葛韬紫砂艺术工作室提供
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文创紫砂茶具《几何系列》、紫砂花器《线韵》等50余件作品,精美的工艺、多样的造型、色泽不一的颜色,吸引了澳大利亚友人的目光,在“一触一摸”“一问一答”间,中西方文化有了更多的融合。
“茶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而紫砂作品更能具象化地表达这种文化的千年传承。”葛韬说,此次学校师生紫砂作品“跨海”展示是一次难得的推广机会,也是工作室传承与创新阶段性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葛韬展示紫砂技艺受到外国友人青睐
非遗保护的核心,就是培养非遗传承人。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宋磊看来,传统手工艺是“工”与“艺”的结合,以葛韬等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工匠,以手工艺行业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培养学生,符合手工艺传授规律。
葛韬教学生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唐廷强介绍,大师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针对传统手工艺专业群进行的学制改革,指3年高职教育后,结合学生个人意愿,甄选少数优秀学生进入1到2年非遗传承人大师研修班拜师学习。与很多社会人才相比,文化素养上具备一定优势,对专业也有了较清楚的认识,选择进入“大师班”学习的,都是对专业具有强烈兴趣与学习意愿的学生,这样,传统手工艺本来所面临的传人难寻的困境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澳茶文化周”:上海紫砂工艺师让中国紫砂文化火到海外
“紫砂新青年”五周年,非遗紫砂活力绽放
古老的紫砂如何与潮流文化碰撞出火花?
扎根平定 情系紫砂
当篆刻遇见紫砂
纪录片《百年紫砂》重现岁月流转中的匠人匠心传承
品鉴 | 古老紫砂满春色
“紫砂二厂”焕新,蜀山陶集亮相
宜兴调研行 | 紫砂技艺传承有乾坤
宜兴紫砂陶 跨界融合传新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