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张居正》:以舞台新鲜叙事重塑张居正形象
原标题:话剧《张居正》:以舞台新鲜叙事重塑张居正形象
“不改革,毋宁死!”这跨越400余年时光、从弥漫着历史烟云的舞台上不断传来的声音如此坚定不移,振聋发聩,也让一个背负着历史使命,却承受着悲剧命运的改革家形象,以穿越阴阳、超越时空的力量呈现在天地之间,带给当代人无尽的启发与思考。从2023年12月22日跨年演到2024年1月14日,在首都剧场连演21场的北京人艺原创新戏《张居正》,是一部独特的历史剧,以一种恢弘大气又兼具诗意与哲思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具有时代共鸣的舞台表达,展现了北京人艺在新时期对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创新。
十五年前曾为北京人艺编剧创作话剧《司马迁》的著名作家熊召政,此次再度结缘戏剧,源自2010年冯远征曾在熊召政亲自改编的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中饰演太监冯保,当时二人便商定日后要将这部作品搬上话剧舞台。为此,熊召政历经四年九易其稿,终于完成了话剧《张居正》的剧本;冯远征亲任导演和主演,联合人艺青年才俊闫锐导演和老中青三代演员,以及台前幕后众多艺术家,经过三个月的打磨,共同将这部有着独特风格的原创力作呈现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
话剧《张居正》从结构到叙事到舞台呈现都令人耳目一新。整部剧一改传统历史剧的线性逻辑和写实手法,以大胆的想象,从成年与童年的万历皇帝隔空对话展开,而张居正的名字则一出现便已“死了”。剧中,现实与非现实两条线索并行、交替叙事,全方位展现出张居正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周围人错综复杂的关系。改革路上的张居正困难重重,黄泉路上的他同样步履维艰,他的魂魄与不同人物在不同空间相互交汇,回望自己担任首辅的坎坷人生和心路历程,同时展开身后的反思与诘问,可谓以一己之心度众生之心,以一朝之象思百年之象。极强的历史纵深感,引领着观众跨越阳间与阴间,江湖与庙堂,连接真实与想象,从不同层面去更深刻地思考这段革故鼎新的权谋与博弈,以及张居正改革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该剧的舞台视觉融合了东方古典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表达,以极简而流畅的灵动风格,营造出极具诗意和想象的戏剧空间,让每个场景都美如画作。整场演出采用不闭幕换景,舞台随着场景变化,伴随着大气悠扬的音乐,如行云流水般在虚与实、明与暗、阴与阳之间“丝滑”转换,打破了真实与想象的边界。灵感来自故宫大殿的八根红色立柱与三把龙椅,构建起整个表演空间,能够反射出柱子倒影的金砖地面,则来自冯远征童年时参观故宫留下的难忘印象。精美的多媒体数字影像也增强了跨越时空的纵深感,大明王朝在光阴流转历史烟云之间经历盛衰起伏,透着帝王威仪的恢弘圆柱,背面竟满是裂痕与腐洞,象征意味十足。堪称“明朝时装秀”的锦衣华服同样兼具传统与时尚,饱满丰富的色彩在灯光下流光溢彩,配合着演员们有血有肉的生动表演,凸显着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世间虽然已无张居正,但改革的主题永不过时。正如剧中巧妙地以“玩空竹”来诠释“治国之道”:不管是抖空竹还是治国与改革,都要手、眼、心并用,都要有力道,有手腕,懂平衡;而最重要的,是要握好手中的“竿”与“丝线”。而这部重传统、有新意的《张居正》,也以不俗的格局和精湛的技艺,在戏剧舞台上将守正创新的“空竹”抖得大气漂亮,非同凡响,余韵不绝。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北京人艺年度历史大戏《张居正》首登人艺舞台 陪观众一起大戏跨年
《张居正》北京人艺首演,冯远征希望观众感受历史剧的现代思考
北京人艺跨年大戏《张居正》将迎首演,剧组赴十三陵采风学习
人艺年度收官大戏《张居正》赴十三陵采风 带着今天的思考走在通往历史的路上
胡玫辟谣执导《张居正》:这是把老太太搁炉子上烤
与学术大咖面对面,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来广州开讲啦
人生有四种苦,熬过去,你就赢了
惊人的因果定律:对别人太狠的人,过不好一生
这副对联本来成了绝对,结果被一人答出,皇帝直接气的砍头抄家
新阵容新角色新剧本新舞台 话剧九人全面升级《四张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1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1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69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09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5480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5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35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99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