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她的书,世界上的善与恶都向我涌来
原标题:读她的书,世界上的善与恶都向我涌来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依次放出了学者、作家、出版和影视行业从业者对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热爱。而我们之所以还在聊阿婆,也许无需冠以太多光鲜亮丽的词汇,只要来看看现实——明天,又一部阿婆作品改编电视剧将要播出(《杀人不难》,改编自《逆我者亡》)。
今天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期,集合了三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但在“侦探小说女王”面前,他们都只是喜欢阅读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读者。
*
以下发言整理自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全集》(精装典藏版)出版座谈会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可以说喜欢到有一种遗憾,遗憾为什么在她之后没有再出一个克里斯蒂。她的小说我差不多读过三遍,等把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再读一遍。
今天我想说的跟我的学术专业有点关系,我觉得除了把它作为杀时间的作品来读,还有一个意义就是 帮我认识人性,她作品中的这些故事不管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可能发生,是超越社会的。
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人性有两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侦探小说肯定要涉及犯罪,犯罪的背后往往就是人性“恶”的体现。阿加莎的小说中的主要动机是“谋财害命”,我们知道杀死一个人往往是要得到一些好处,如果不可能得到他的权力、职位和名望,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他的财富,财富是隐蔽的、可以流通的、可以传承的,财富也经常是打开其他权力或名望的通道,所以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所有人都需要的。其它的动机,比如激情,正面的如爱的激情,负面的如报复的激情,还有一些混合的动机。阿加莎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人性,她提出了一些有关人性的重要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比如她后期的作品《长夜》,整个故事是一个人内心黑暗的写照,书中的凶手很小就开始犯罪杀人,都逃过去了,后来老天给了他一个最好的机会,有可能拯救爱他的女孩,有可能用光明刺破他心中的黑暗,但她最终还是没能够做到。在这里,阿加莎问,有没有天生的恶人?那些被认为是“不可改造”的恶人是什么都拯救不了的吗?
我相信读者还是喜欢正义取胜的结局, 大家都希望最后犯罪得到揭露,受到惩罚;正义得到胜利,没有冤屈。但她的作品中对于受害者有时有一种深刻的同情,有一些命案的结局其实是一种解脱,侦探可以法外留情,甚至有时候隐瞒凶手,这都挺有意思的。阿加莎 提出了很多复杂深刻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扬善贬恶,这是我为什么会很喜欢她的原因。
刘琼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我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长期、忠实的书迷,我的阅读有一个过程,当年最早读的是福尔摩斯,但读到阿加莎以后,就把福尔摩斯给翻过去了。我觉得阅读,特别是早期成长时的阅读,对人的文学趣味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年克里斯蒂书里的这些人物形象,蕴含在文本里广博的知识,还有她那种在纷扰中保持的缜密逻辑深深地感染了我。她在戏剧领域也很有造诣,《捕鼠器》在伦敦西区已经演了几十年了,一直叫好又叫座,这是世界艺术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事件。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跟她一生的丰富经历有关,她喜欢音乐、戏剧、考古,少女时期她随着父母到各地旅居,她经历过战争,在此期间学习了很多医疗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参与了志愿队伍,战后出于生计和兴趣开始写作,而且是井喷式写作。我觉得写作当然第一是要有天赋,第二还要有生活和生命经验,这些给予了她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她确实验证了一个规律,就是 一个好作家一定是丰富的生活培养出来的。
另一点,我也一直在想,到底什么是“经典作品”,什么叫“纯文学”,什么叫“类型文学”,我觉得它们的界限不是泾渭分明的,但经典作品一定是畅销而且可以流传的。而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它一定是有自己的风格、美学气质,以及文化内涵存在。
从读者的角度来讲,我们阅读,是要获得对一种生活和文化的认识。通过阅读克里斯蒂的小说,我获得了对古典英国社会生活的一种认知。我觉得克里斯蒂的小说不是简单的类型小说,其中含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性,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翻开读。
李朝全
作协创研部副主任
阿加莎在中国的影响,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整整影响了一两代的中国人。特别是阿加莎小说改编的那些电影,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像《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都是我们年轻时候看过的电影,很多时候我对阿加莎的了解是从看她作品的改编电影开始的。
这个在一百年前用鹅毛笔、用自来水笔写作的作家,写了这么多著作,创作量是非常惊人的。如果说莎士比亚是英国严肃文学代表的话,那么阿加莎大概就是英国通俗文学的杰出代表。侦探小说原来在中国也有,比如《包公断案》《狄公案》这样的公案小说,这可能是今天中国侦探小说的一个源泉,另一个就是包括福尔摩斯、阿加莎等从外国引进的侦探小说。应该说我们中国的,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受到外国作品的影响是非常鲜明的。
到今天,我们看到侦探小说也是类型文学里一个很大的分支,也有大量的受众,甚至包括大家注意到我们今年评选出来的茅盾文学奖里东西的长篇《回响》,实际上也是一个侦探小说的壳,故事的主线就是一个探案的过程,通过这个案件来探究人性的错综复杂。刚才刘琼老师也讲到什么叫严肃文学,什么叫类型文学,或者说我们传统定义的通俗文学,为什么也能对纯文学有这么大的影响,这可能也是当前一个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雅文学和俗文学之间的相互的交流、借鉴和渗透。
大家都探讨了阿加莎小说的经典性问题,她的小说经历上百年还能有那么多读者,甚至在中国这么遥远的一个国度找到这么多知音、这么多爱好者。首先可能还是因为她的主题,这种主题是正义战胜邪恶,公义一定会得到伸张;第二个呢,我觉得阿加莎小说的情节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 她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的修饰、文学修辞手法。她的小说里很多都是短句式,大量的对话,这些对话也有叙事功能,因此她语言整体上是很简便的,有点像当年海明威写小说电报式的语言,非常的精锐、精简,不在于修饰描绘。情节又特别曲折,丰富的悬念、伏笔,能够让你止不住下读,让你想知道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读者非常容易就被她带到这个情境里头,进到她的故事里去,这是作家的高明之处,通过情节、推理和艺术化设计让小说显现出一种特别的风采。
阿加莎擅长的还有人物塑造,不仅仅是波洛和马普尔这样的侦探形象,每个罪犯的形象也都鲜活得很,都不一样。但在其中没有大恶人,没有让人深恶痛绝的人,好像坏人也有点可爱,这样的人物设计让人感觉小说家有预设的意图,这些人物也让我们印象深刻。这是我对阿加莎小说经典性的一些理解。
在本系列的最后,附上何怀宏老师“喜欢阿婆的30条理由”,也欢迎在评论中留下你的理由——
内容简介:阿加莎·克里斯蒂,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午夜文库2023年倾情巨献,84本午夜文库标志性红壳圆脊精装重磅登场。内文匠心定制特种纸,光滑平整、触感细腻,为市面罕见的收藏级品质。
《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罗杰疑案》《ABC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底牌》《谋杀启事》《帷幕》……完整收录阿婆毕生侦探小说杰作,世代传承。全面地整理、审阅、修订,期间经历了非常时期带来的诸多变化及不确定因素,凝聚了午夜文库全体成员的辛勤与爱,最终将这84本皇皇巨著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里看我们的新书喔(<ゝω・)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读她的书,世界上的善与恶都向我涌来
谢谢你的善,感化了我内心的恶。人性永远都有善与恶
天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圣人又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呢?
多“吃书”可以激发想象力
善读滕州|《朗读者》
善读滕州|名家的秋日物语
怎样做一个“善读”的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祁智与05后高中生对谈
《利弹穿心》:一本另类的教育之书,“恶”的纪实,启发“善”的教育
每周只读一本书 · 这是上帝与魔鬼的战争,恶与善不可思议地糅合在一起
《过崖记》:正与邪的博弈 善与恶的绞杀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