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美术需要“互鉴与融合” 以画展向四位艺术大家致敬
原标题:中西美术需要“互鉴与融合” 以画展向四位艺术大家致敬
近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国家画院共同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联合承办的“互鉴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中的油画与水墨”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开幕。
靳尚谊、全山石、周韶华、邵大箴四位先生,是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美术话语的建构者,他们创作、研究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史。靳尚谊先生作为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创作出具有标志性的作品,他所开创的新古典主义油画风格,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镌刻出全新的高度。全山石先生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留学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的艺术家,70年来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影响深远的重大题材作品。周韶华先生为中国当代新水墨的开创者,他以“全方位观照”的视角,以“横向移植”“隔代遗传”的艺术观,奠定了新水墨发展的方位。邵大箴先生以其卓越的理论与批评成就,引领了新时期和新时代美术发展的浪潮,也为新中国美术学学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次展览以四位先生的作品为核心,旨在向这四位艺坛名宿的九秩人生致敬,感谢以四老为代表的前辈们对中国艺术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表示:“我非常高兴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的名义,借给周韶华、全山石、靳尚谊、邵大箴四位90岁高龄的先生拜寿的名义,做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和展览。以学术的名义来给老先生祝寿,以后会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的传统,这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也是为日后的学术研究留下更多宝贵的资料。”
此外,展览还邀请了20余位来自中国画和油画领域有一定代表性的画家。作为美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一方面表达出对四位前辈的敬意,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当代美术创作的活力与水准。只有通过艺术的对话,来自西方的油画和来自中国的水墨画才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魅力,展现人类艺术的智慧;只有通过艺术的交流,才能融汇东西方优秀的艺术,呈现人类思考的精华。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就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并围绕2023年中国国家画院各项展览活动以及2024年的展览工作重心谈道:“要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也是我们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这种对话不仅将展示油画和水墨画各自的魅力,而且将为推动东西方艺术交流,促进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过去的2023年,中国国家画院陆续推出了‘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作品展、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大道不孤’品牌展览、‘中国画·画文物’展、隋唐刻石三十品新探展、张道兴艺术研究展、周韶华艺术展等多场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展览。2024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时间节点举办主题性的美术作品展,此外,还将深入打造新时代艺术院校创作进京系列展,持续推出围绕艺术名家、老艺术家的系列研究展,以满足美术界各类学术研究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开幕式之前还举行了“互鉴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中的油画与水墨”研讨会,主办方精心准备了“中西美术互鉴与融合年表”,完整地展示出中西美术相互影响、相学相长的历史进程。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月10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互鉴与融合”展览向油画与水墨四位艺术大家致敬
“互鉴与融合”画展致敬靳尚谊等艺坛名宿的九秩人生
互鉴 | 中西共同体思想对话的伦理新路径
法籍华人画家叶星千上海举行个展 阐释中西艺术融合的思考与感悟
以文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天才大师达利艺术特展”开幕 国内外专家齐聚中西文化互鉴论坛
(文化)中外艺术家“良渚对话”:文明互鉴彰显艺术精神
中国美院将迎95周年:系列活动探讨文明的互鉴
以艺术促文明互鉴 比利时、中国顶尖版画家作品同台展出
《港音弦乐》奏响贵阳 合力促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0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9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