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砚传承人李江平:“艺”要用一辈子去钻研
原标题:洮砚传承人李江平:“艺”要用一辈子去钻研
李江平
1986 年 5 月出生于中国洮砚之乡甘肃卓尼县制砚世家(第六代传人),结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砚、印、书、画都有涉猎,砚雕师从三祖父、国家级非遗项目洮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茂棣先生和中国文房四宝制砚大师刘爱军老师,书画师从兰州大学李恒滨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史忠平教授。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奖项 70 余次,被国家级、省级、市级有关部门和博物馆、院校及非遗中心收藏30 多件。申请国家专利 3 项,发表论文 10 多篇,出版《唐诗系列洮砚百品》学术专著。部分作品作为国礼,由政府有关部门赠送给外国首相和国王及友人。
李江平出生于制砚世家,自幼便接触洮砚,还在上小学时就雕刻出了许多精美的砚台。从2000年正式开始制砚以来,每天刀耕不辍勤奋钻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将手中的砚料融入文化内涵,赋予新的生命力。
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享誉中原文坛,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采制作历史。因其砚料质坚、细润如玉、发墨快、储墨久而不干涸等特点饮誉海内外。
洮砚的原石料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镇喇嘛崖和水泉湾及洮河沿岸一带,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洮砚之乡”。李江平便生于卓尼县的制砚世家,如今已是第六代传人。
儿时,对李江平从事砚雕技艺启蒙的离不开两个人,一位是他的三祖父李茂棣,现为国家级传承人,而另一位则是他的外祖父何文彩,是当地著名的何木匠。从小爱动的李江平在爷孙情的培养下,很快就掌握了雕刻技能,在其14岁时就开始了正式制砚之路。
《清明上河图》砚
谈起学艺往事,李江平回忆说,当时自己做的一方长度不足20厘米的砚,在家里以200元的价格,被一位兰州来的书画家收藏。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激励。“在90年代,农村的两百块钱,可以解决一家人生活上的大问题。记得当时村里有红白喜事儿随礼也就是2元多,能够拿出5元的都是关系特别好的亲戚和朋友。”李江平说。
那时候李江平还很小,并不清楚这项技艺对他意味着什么,只是这“第一桶金”的动力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他开始对制作洮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砚上面。
随着对这项技艺的了解愈深,李江平清楚地认识到手工艺永远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像在过去的20年里,很多都是雕龙刻凤、镂空悬雕的比较常见,现在随着跟其他制砚艺人的交流,我发现多半都是以浮雕和浅浮雕为主流了。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作品更有活力。”
《上善若水》砚
通过近30年的学习与制砚经历,现如今的李江平制砚已不再是为了一方砚台能够卖多少钱,而是想着如何能够在保持其实用性的前提下,赋予它更深的文化内涵。因为砚,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以实用为主,如果失去了实用的功能,它就不能被称之为“砚”了。
为了更好地推广洮砚文化,李江平在做砚的同时,也会利用砚石的边边角角,雕刻出一些文创产品,比如说手把件、旅游纪念品,以及洮砚文化的元素来推广宣传洮砚。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影响下,有更多的人来认识洮砚,学习洮砚技艺,让这项技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采菊东篱下》砚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江平
Q 制作洮砚与其他制砚技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 和其他砚种的不同,主要有三点:第一表现在洮砚特有的各种颜色上,利用自然纹路因材施艺;第二是砚的做工,在洮砚的雕刻中主要以写实图案为主的艺人较多,每一方砚上的纹样都雕刻得比较形象逼真;第三是历代洮砚人受文化的约束,在砚上刻铭文的较少。
Q 对于学习从事制作洮砚这项技艺的人来说,最大的学习难点是什么?
A 最大的难点在于是否能静下心来,把这项技艺当事儿去做。要用“择一事终一生”的思想和决心去做。偶尔的难点不算是什么难点。技艺技艺,先要学技术层面的一些技法,技也是基础、技能,这就需要用时间去历练一个人,没有三五年的磨练,技法是很难如人意的。有了三五年时间的基础,一个匠人才能拿出刀,在作品上游刃有余,刻啥像啥。学到了技法,再去学“艺”,因为技到一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掌握,艺是要用一辈子去钻研的学科,一件好的作品,在艺术方面包含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和背景,以及艺人的思想观念。
Q 您认为,如何让老技艺焕发现代生命力?在技术层面,您都做了怎样的尝试?
A 艺术也随着时代在更新,让老技艺焕发现代生命力,身为本行业的领头人,我们要做的是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要了解市场,只有适合市场的作品才能够被广泛地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也要做具有艺术属性的作品,承载文化内涵和时代烙印。我一直在潜心研究,如何能把一方洮砚艺术化,让同一块石头在不同的艺人手中能体现出最大的价值,这也是需要我们手艺人不断进取、学习才能得出的结果。
文 刘艺琳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李英武
资料提供 受访者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1月18日 那尔那茜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洮砚传承人李江平:“艺”要用一辈子去钻研
甘肃技能大师工作室:洮砚艺人巧借敦煌元素塑千年品牌文化
甘肃洮砚“守艺人”于“方寸砚台”雕刻大千世界
#(感悟非遗)洮砚:刀尖上的传承
“相信春天会回来”,名砚非遗传承人的坚守
黄河澄泥砚传人的传承和创新
千年澄泥砚 方寸显乾坤
带着“石头”搬迁 戈壁滩上“雕刻”致富路
城事记忆︱虢州石砚传古今
刀笔耕砚田 砚都传非遗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4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22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1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5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93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