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
原标题:文化传承看“浙”里 这届年轻人“玩活”了传统文化
文明的传播,从被看见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古韵新风》,用最创新的技术、最新潮的艺术来表达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明和最深邃的思想。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提浙江。万年上山、八千年跨湖桥、七千年河姆渡、五千年良渚,如此严密完整的考古证据链在同一个省份,放眼全国,实属罕见。在“万年浙江”中,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遗址熠熠生辉,作为“文明之光”,我们只能通过挖掘的文物和遗迹去畅想先民们的智慧,然而在今天,浙江却用自己最擅长的先进的数字技术为我们还原了五千年前的社会,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五千年前的震撼。
之江文化中心,浙江的文化新地标,聚集了浙江省博物馆、图书馆、非遗馆、文学馆和公共服务中心,这里每天都在做着“让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事情。新时代的浙江文化,我们从这里打开。
从5000多年前在桑林中发现蚕,到驯养家蚕,再到栽桑养蚕、传承编织技术,丝织业凝结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浙江这一笔,笔墨浓厚。位于湖州的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多种以桑蚕丝为原料的织物。这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丝绸产品,距今已有4400年至4200年。丝绸,见证了东方文明走向世界的梦想,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坐落在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则依然承担着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任,让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依然热闹繁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去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其中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发现一些神态生动、富有喜感的文物,并把它们分享到网上,还给它们一个可爱的称呼——“博物馆显眼包”。在浙江省博物馆的陶瓷展区,一件保存千年、东晋时期的“牛形灯”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热捧,1600多年前的东晋手电筒长啥样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侧面能够唤起年轻人的文化基因。从小百花越剧院的《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到亚运期间短视频《丹青游》让传世名画中的“主角”降临杭州,年轻人正在成为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主力军。让我们认识两位。
往事“越”万年,它们就像满天星斗,在天空中永恒闪烁。新一代的年轻人则在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承和创新。文化自信正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心中扎根生长,他们也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两会“艺”起谈丨蔡浙飞代表:建议打造“一带一路”戏曲廊道 让戏剧文化走向世界
传承京剧艺术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汽车人◆葳漪专栏】卖车给年轻人?你得知道这届年轻人不好忽悠
非遗进校园 传统文化“活”起来
让更多年轻人传承民间文化 回归时尚“雅生活”
山东济南:以“手造”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
这届年轻人,沉迷“老年人”生活
这届95后,已经开始“整顿”非遗了
排斥苦难,这届年轻人只想活得轻松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最好的打开方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