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周建明:左手握实业,右手拈文学
原标题:苏州吴江周建明:左手握实业,右手拈文学
年逾六旬的周建明在掌管一家企业的同时,笔耕不辍,用真挚细腻的笔触写下日常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了个人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下了那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努力“在一地鸡毛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书写人生的意义”。
80篇散文共30万字,讲述人生高光和低谷
2023年12月29日下午3点45分,这个时间点周建明记得非常清楚。
经过8个月的反复修改、完善,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抚慰——我的人生笔记》正式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那天下午,拿到刚刚从印刷厂送来的新书,他爱不释手,瞄了一眼时间,记下了这个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时刻。“我的心情高兴得无法言说。”在之后的新书首发仪式上,周建明依然难掩激动心情。
《抚慰——我的人生笔记》这本书收录了周建明的80篇散文,总计30万字。书中文章大多曾在杂志或者报纸副刊发表,拿起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随意翻开其中一页,仿佛看到周建明在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从日常生活琐事,到创业路上的曲折经历,再到思想的灵光一现。很多文章并没有什么宏大的主题,但是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真诚和用心,他毫无保留地讲述往事,既有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有低谷时刻。
在《换车记》这篇文章中,周建明写道,小时候放学回家,走路累到腿肚子打颤,他幻想着能像哪吒一样,脚下生出一对风火轮,想去哪就去哪。之后的十几年里,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真的在慢慢地变成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拥有了人生第一辆自行车,后来又有了摩托车,到1996年,他又花了20万元买了一辆桑塔纳,开着这辆车,他真的如脚下装上了风火轮,日行千里、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效率大大提高,事业蒸蒸日上。
一面掌管企业,一面投身写作
周建明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很多荣誉证书,这些证书与他的企业、生意都关系不大,基本都是他在书法、写作领域获得的荣誉,可见书法和写作在这个企业家心目中的分量。
他习惯穿一身黑色衣服、黑色皮鞋,他总是思维敏捷、快人快语,谈起文学创作经历,他双目放光、侃侃而谈。
每天凌晨4点多,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周建明已经被生物钟叫醒了。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靠在床头,拿起笔和纸,开始写作,这是他一天中灵感最多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手机不会响,不会被打扰,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周建明说。
周建明是平望人,17岁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一家非常不错的单位工作,工作之余,他经常给报纸副刊投稿,那时他就经常写散文。27岁那年,他辞掉了稳定的工作,下海经商,在盛泽做丝织生意。他形容,当年的自己就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繁花》里的创业者一样,从事服装外贸生意,享受到改革红利,凭借吃苦耐劳、敢想敢干的精神,生意一路做大做强。他从每个月领50多元工资的“打工族”,摇身一变,成长为成功的企业家,就像电视剧里的阿宝变宝总一样,他也从小周变成了周总。
早在公司发展到最巅峰的2016年前后,在行业里碰过壁、走过弯路的周建明就意识到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性,他逐步把企业债务最小化。没有了债务负担,这些年,他前进的脚步也更加从容,左手掌管公司,右手拿起笔,专心写作。
写作源于热爱,“文学圈是我的舒适圈”
“出本书并不是为了满足显摆一下的欲望,真的只是出于喜欢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出本书也不是要显得自己有多高雅,而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2017年,周建明曾在自己的第一本书《那些感情的实话》的自序中这样讲述写书初衷,如今第二本书问世,他还是这样的初心,不为“显摆”,只因为热爱文字,想用文字记录下一些珍贵的经历和回忆。
周建明不仅写散文,也写小说,曾经有多部短篇小说发表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上。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年创作的文学作品累计已有70多万字。
2005年,一位朋友看他很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并且一直有文章发表在媒体上,就想介绍他加入吴江作协,他递交了几篇作品,附上申请,最终顺利入会。2015年,他加入苏州市作家协会,2019年,又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这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多次得到官方的认可。
投身实业的同时,又爱上了写作,在周建明看来,这其实并不矛盾。“我觉得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文学是很‘清纯’的,文学毫无铜臭味,它是美好的精神食粮。”周建明说,如果非要说实业与文学之间的相同之处,那就是,无论是要做好实业,还是要写好文章,两者都离不开一种执着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这方面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尽管周建明的文章篇幅大多较小,但却是他真实的人生笔记,它记录了家庭和工作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记录了家乡的变化。他说,文学圈是有温度的圈子,身处这个圈子,他深以为荣,“这个圈子既文雅又充满活力,让我心态变得年轻,所以文学圈是我的舒适圈。”
周建明,1961年生,吴江梅堰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农民诗书明星,苏州市第二届百家佳文明市民标兵,吴江区最美同心人,吴江区时代新人,吴江区政协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届政协委员,民革党员,私营业主,平望镇总商会秘书长。在《中国妇女报》《团结报》《中华工商时报》《散文百家》《今古传奇》《新华日报》《扬子晚报》《书法导报》《书法报》《江苏民革》《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政协》《吴江日报》《吴江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杂文50余万字。2017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集《那些感情的实话》,2018年获全国征文二等奖。
作者:刘晓兰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沈周、唐伯虎笔下的苏州吴江,循着画意,一起感受气韵万千的吴江
人文史话丨苏州吴江:垂虹卧波镌刻江南文化的诗情与画意
《满江红》里的诗意苏州吴江,惊艳了千年时光!
苏州文脉丨吴江:“张三影”为垂虹桥添“一影”
非遗石锁,力拔山兮气盖世!苏州吴江横扇王焰有一群石锁喜爱者
苏州文脉丨吴江古桥上的张志和身影
秋色正浓,循着苏州吴江的满地金黄,聆听与银杏有关的故事传说
王阳明的江苏行迹
数万朵洁白的花朵倾泻而下,苏州吴江震泽师俭堂木香很“惜奇”
98岁老人讲述苏州的文脉书香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2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24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04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787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9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38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3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