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少年体验“非遗里的广府年味”
原标题:粤港澳青少年体验“非遗里的广府年味”
蔡敏婕
“年廿四(农历腊月廿四,今年公历为2月3日),‘开油镬’(祈求新的一年喜事多多);年廿八,‘洗邋遢’(大扫除);年三十,‘行花街’(逛花街)……”广州人过年讲究“意头”,“意头”构筑起过年仪式感。当“老广”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响起,年味渐浓。
新春佳节来临前夕,来自香港、澳门和广州的青少年齐聚广东省广州市北京路体验粤港澳青少年广府年俗文化,从分享交流到沉浸式体验,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广府年俗文化。
“广府年俗中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行花街’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项传统民俗,已纳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我带来的剪纸也是岭南文化艺术瑰宝,广东剪纸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州剪纸传承人练晓红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解了“行花街”民俗和广州剪纸文化,在场青少年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广州剪纸起源于何时?”“从古至今的广州剪纸是如何发展的?”
剪纸台前,来自粤港澳的青少年拿起手中的剪刀,发挥自己的创意,在动手制作、动脑创新中,零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一张张普普通通的卡纸,在剪刀飞舞间变成了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龙。
“我的这个中国龙剪纸很漂亮。”来自澳门的关同学表示,广州剪纸作为广府文化的载体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通过活动,让他对广府年俗文化有了更多了解,“等我返回澳门,会教我的同学一起制作‘中国龙’剪纸,告诉他们有机会来逛逛西湖花市和广府庙会”。
“在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样的民俗?”面对这个话题,青少年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与身边朋友们分享自己家乡的年俗文化。
来自广州市培正中学的刘同学说:“每年过年我家都要买年花,奶奶说年花代表好‘意头’,金桔寓意‘大吉大利’、桃花寓意‘宏图大展’、兰花寓意‘心想事成’、黄金果寓意‘阖家平安’”。来自香港的陈同学接着说道:“在香港过年也有买年花的习俗,长辈们还会上香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财源广进”。来自澳门的龙同学表示,“听了大家的分享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澳门过年也有谢灶、守岁、逛花市的习俗。”
“粤港澳三地年俗文化相近,青少年在家乡年俗交流中有很多情感共鸣,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青少年了解到三地同根同源,年俗文化相通,进一步加深了对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理解认同。”青少年事务社工周玉朵表示。
有专家认为,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根同源。弘扬传统最关键的是守正继承,而后才有创新发展。年俗传承需要老一辈不断跟年轻人讲述,再借助互联网、非遗文创开发、动漫元素等进行传统年俗的活化。
广府年俗是广州市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越秀区打造“广府十二年味”系列活动,此次粤港澳青少年广府年俗文化体验活动作为“非遗里的广府年味”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体验传统民俗,同觅广府年味,探寻非遗瑰宝,搭建起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平台。共同的文化记忆、民俗习惯以及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湾区青年们感受到粤港澳三地相融相通。
(据中新网广州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①】“非遗”迎春年味浓 传统文化润泽美好生活
定格非遗瞬间!广府雕塑首次集体亮相,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品“丹青里的广府年味”:春睡画院创办百年系列活动启动
湾区一周观演指南 | 到“纪念堂之夜”感受广府味幸福年
河北涞水:图书馆过大年 品味书香里的年味
广府庙会今日盛大开幕!民俗文化巡游重磅回归
霍山县漫水河镇:“非遗”迎新春年味有传承
33名粤港澳青年广州非遗研学,搭建桥梁,推动湾区文化共建
新春走基层|一纸年画点缀鲜活年味 文创设计活化古老非遗
陕西旬阳:木刻版画年味浓 焕发非遗新生机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