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明代诗人金幼孜《腊月二十四夕偶成 · 其二》 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明代诗人金幼孜《腊月二十四夕偶成 · 其二》 诗赏析
【原作】
腊月二十四夕偶成 其二
【明】金幼孜
浮生若萍梗,岁月易蹉跎。
久客乡书少,慈亲白发多。
春回残雪在,腊尽小年过。
未就閒居赋,聊吟桂树歌。
【译文】
浮生若梦,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岁月匆匆,容易白白地虚度过去。
长久的客居,故乡的书信很少;慈爱的父母,白发的根数增多。
春回大地残雪依旧在;腊月将尽小年日已过。
尚未像晋代文学家潘岳一样完成《閒居赋》,姑且吟唱一首《桂树歌》吧。
【注释】
萍梗:比喻行踪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閒居赋:是晋代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一篇赋。【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金幼孜的一首腊月感怀诗。
腊月二十四,正是小年刚过之日,诗人有感时光匆匆,人生短暂,又加上久居他乡,漂泊不定,顿生万千感慨。
首联,浮生若萍梗,岁月易蹉跎。是说,浮生若梦,如浮萍断梗一样,漂泊不定;岁月匆匆,容易白白地虚度过去。
开头两句即将身世飘零与功名未就的感叹表达出来。
“浮生”出自庄子“浮生若梦”,比喻人生短暂。“萍梗”则喻生活如浮萍断梗,漂泊不定。
正是由于身在异乡,才会觉得自己像没根的浮萍。
颔联,久客乡书少,慈亲白发多。是说,长久的客居,故乡的书信很少;慈爱的父母,白发的根数增多。
在他乡作客久了,故乡的书信也渐渐少了。可是,音书稀,不等于感情淡。诗人心中依然放不下的是双亲,那里有他最牵挂的人。
颈联,春回残雪在,腊尽小年过。是说,春回大地残雪依旧在;腊月将尽小年日已过。
这是由思念故乡,思念双亲回到了现实。春回大地,残雪依旧;腊月将尽,小年已过。这样的腊月,因为有雪,显得那么特别。
尾联,未就閒居赋,聊吟桂树歌。是说,尚未像晋代文学家潘岳一样完成《閒居赋》,姑且吟唱一首《桂树歌》吧。
诗人心怀隐逸之志,却身不由己,不能闲居故乡。桂树,一般都会让人想起八月中秋,想起乡愁。《桂树歌》中,酝酿的情感正是对于家乡的思念。
与其说这是一首腊月歌,不如说这是一首怀乡歌。越到年底,对故乡的思念也越发的浓烈了。
【作者】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明代诗人汤显祖《江宿》诗赏析
【古诗词赏析】唐代诗人杜旬鹤《秋夕》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江楼夕望招客》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清代诗人袁枚《春风》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 代诗人王安石《北山》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易《晚秋闲居》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唐代诗人戴叔伦《小雪》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 其一》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吉祥寺赏牡丹》诗赏析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216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20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58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9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7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80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