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春“文化礼包”送出浓浓年味
原标题:浙江新春“文化礼包”送出浓浓年味
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
2月3日,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公休日,尽管室外冷风夹杂细雨,噼里啪啦拍打着落地窗台,但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却是一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景象。
当天下午,由浙江乐清越剧团带来的三段传统越剧折子戏展演在浙江非遗馆三楼传统戏剧厅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闻讯赶来观演。演出前半个多小时,古戏台前已经留不下半点空隙,其中有不少是刚放寒假的中小学生,还有长期追剧的资深戏迷。
越剧折子戏展演现场。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就一直在关注周老师账号,有时候外出表演的直播也会在手机上看,今天终于看到正式演出了,我感到很高兴。”戏迷赵女士介绍,她是专程来看乐清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周妙利的,当天周妙利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中饰演祝英台。
“其实这几年都有在各地参加春节戏剧展演活动,有国家级的也有在地方的,是能明显感觉到大众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升,从原先只有阿公阿婆爱看,到现在年轻观众也会抢着看、追着看。”谈及越剧的火热“出圈”,周妙利倍感欣喜。
火热的展演氛围,并没有让浙江非遗馆传播推广部主任黄亦川感到意外。据介绍,自2023年8月浙江非遗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这样的演出每周都在举行,热度总是很旺。
观众用手机拍摄下越剧表演。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之所以选择在春节期间展演这些越剧选段,正是感受到如今观众对传统戏剧魅力的向往,渴望获得更多的精神养分,非遗馆也需要担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平台的角色。”作为国家一级编导的黄亦川,近几年也在深耕传统历史题材剧目的艺术化传播,旨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从腊月小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浙江非遗馆计划举行乐清首饰龙灯彩表演、“回家过龘年”春节年俗展、非遗项目体验、浙江非遗年俗大直播等甲辰龙年系列活动,亮点纷呈,让观众观年俗、听大戏、逛食集、看直播、享好礼。
浙江传统年俗展。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年味活动不止限于浙江非遗馆,其坐落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是浙江省内体量最大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也是促进浙江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质升级的龙头项目。
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一场名为《钱塘江文明与万年中国》的文化讲座与越剧展演同期举行。主讲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聚焦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与现场听众展开对话交流。“观众对上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题材研究有着强烈的兴趣,之前几场讲座效果也很不错。”蒋乐平表示。
观众认真听取讲座。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我家就住在边上,基本上一星期就要来一次。”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冯女士说,自己平时经常关注浙江图书馆公众号上发布的讲座信息,加之对历史内容感兴趣,特意提早赶来,“春节里在图书馆听听讲座感觉挺好的,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是一种提升。”
小学生在新年阅读计划卡前留影。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同样,与浙江图书馆朝向相对的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也迎来了新馆开放后的首个春节系列活动。“为了迎接龙年新春,我们之江、孤山两个馆区计划推出4个主题展览,此外还将推出13个教育体验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在正月十五迎来高潮。”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表示。
市民参观博物馆新年特展。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据悉,作为浙江省博物馆的新春重头戏,“风雅宋‘潮’——之江宋大年”活动由6大展览、2场讲座以及趣味文创、市集和演出组成,旨在让入馆观众亲身了解和体验宋代的年俗风情。
市民参观博物馆新年特展。人民网记者 艾宇韬摄
“我们针对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设置了相应的活动,希望大家在博物馆收获难忘的体验。”陈水华说,“活动多多,趣味多多,欢迎大家来博物馆共度新春佳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大餐”中的浓浓年味
秦皇岛抚宁区:“法治春联”进社区 “普法礼包”添年味
安徽长丰:品书香年味 度欢乐新春
吕嘉执棒奏响中外经典旋律,“新春华尔兹”舞动浓浓年味
扬州文扬社区:“浓郁书香润新春”的别样年味
衡阳市蒸湘区:浓浓年味扑面来
写春联 送祝福 漳州开发区年味浓浓
社火闹新春 民俗年味浓
普定:加紧排练迎春节 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新春走基层)广西侗乡:芦笙比响年味浓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