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年味丨正月初三: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原标题:诗词里的年味丨正月初三: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诗词里的年味丨正月初三: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今天你有没有睡懒觉?如果答案是有,那就对了!
俗话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旧时,人们大多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为了过节而忙碌,还要守岁拜年、走亲访友,诸多事宜到了初三才能告一段落,可不得趁着这天有空,好好补个觉、养养精神。
对于宋朝的官员来说,正月初三还是个“法定”节假日,可以从这天起一连休假五天。睡个懒觉,小意思;出门游玩,也挺好!
隋 展子虔《游春图》
所以,我们能在宋朝诗作中看到,诗人强至,于某年的正月初三骑马郊游,并赋诗一首:
长日牵人事,新年散马蹄。
和风吹冻柳,残雪点春泥。
意惬境自胜,兴来杯屡携。
徘徊羡飞鸟,晓逐野云低。
——宋·强至《正月三日郊外马上作》
宋庠喜庆之际不忘提醒众人:不可贪恋寂醒之乐。
迎春纔十日,应月已三蓂。
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
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
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
——宋·宋庠《正月三日作》
韩淲则窝在家里与友人煮茶唠嗑,聊到天都黑了,十分尽兴。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
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宋·韩淲《正月初三日》
看上去,这三位诗人都挺惬意的。不过,有人想要问了:宋朝为啥要把正月初三定为节假日?这一切,都要从宋真宗的“迷信”说起。
宋真宗
据《宋史》记载:“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守门卒涂荣告,有司以闻。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军、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节日,士庶特令宴乐,京师然灯。”
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某年正月初三,皇宫左承天门南角的兽檐上,突然出现了一条两丈多长的黄帛,上面还写着许多歪歪扭扭的蝌蚪文。真宗听说后马上召集百官,到朝元殿打开黄帛,经专人翻译,发现帛上的文字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真宗认为这是天降祥瑞,大喜过望,不仅改年号为大中祥符,还把正月初三设为“天庆节”,大赦天下、酬谢天恩。
为了节日的贯彻,真宗在这一天赐宴并馈送朝臣节物,特许全国官员放假五日,并下诏全国各地设置天庆观,以便于天庆节的建醮集会。
明 戴进《太平乐事图》
所谓天庆节,就是取“普天同庆”的意思。后来几年内,真宗大手一挥,定下了先天节、降圣节、天祺节、天贶节等多个节日。《宋史》评价说:“诸庆节,古无是也,真宗以后始有之。”仁宗以后的宋朝仍在庆贺这些节日,只是没有了真宗时的隆重程度。
回到诗词的话题。强至、宋庠是仁宗朝官员,韩淲则长于南宋,他们能够在正月初三呼朋唤友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煮酒烹茶,都与这段历史小插曲有那么一点关系。大家熟悉的大词人柳永,也为“天书事件”动过笔墨:
昭华夜醮连清曙。金殿霓旌笼瑞雾。
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香抽翠缕。
香罗荐地延真驭。万乘凝旒听秘语。
卜年无用考灵龟,从此乾坤齐历数。
——宋·柳永《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一番铺叙,写尽了天庆节道场的奢华。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谀圣词,作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写宋真宗于延恩殿设道场祭祀圣祖赵玄朗事;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讽刺词,作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通过描写汉武帝佞道之事,来反讽宋真宗。
无论事实如何,天庆节这个被统治者生造出来的节日,在元以后便不复存在,但正月初三这一天,仍因各种原因被历代百姓重视。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依据地区风俗不同,正月初三又被叫做猪日、小年朝、赤口日、老鼠娶亲日,还有不拜年、贴赤口、烧门神纸、禁食米饭、晚起早睡等大大小小的民俗习惯。只不过,对于我们当代普通人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晚睡早起睡大觉了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人间烟火处 年味渐浓时
诗词丨慢煮光阴一盏茶,静看人生四季花
如何泡好一杯普洱熟茶?
诗词里的年味丨大年初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诗词丨愿你我流年无恙,度一生岁月安然
诗词丨千年诗词,最美在冬日
龙井,无味之味是至味
年味渐浓迎新春
江西广昌:万福迎春 “年味”渐浓
为什么生茶比熟茶更适合长期存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7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45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8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00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8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