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不仅要春节火“出圈”,还要“火”全年
原标题:传统民俗不仅要春节火“出圈”,还要“火”全年
今年春节,很多地方掀起了追捧传统民俗的高潮。从上海豫园的灯会,到福建“游神”,到潮汕的英歌舞,以及各地的社火……这些重新“火”出圈,甚至“火”到海外的新春民俗,让人见识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文化多样,也领略到了民俗文化深藏的历史内涵与文化自信。
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寄托着当地民众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蕴含着当地居民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和传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民俗文化表面上看仿佛是传统回归,而实质上是一股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于人民行为、语言和心理之中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人们心中“乡愁”的重要依托。
而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重新爆火,一方面或可归功于短视频的传播效应,但内在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以及营造的浓浓“年味”才是让其迅速火出圈的主要原因。
春节承载了感恩、庆贺、祈福的情感,千百年来已经深深融入了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而民俗活动满满仪式感,满足了大家对“年味”的留恋及期待,它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精神追求,依然撬动每个人的乡思。被城市化进程冲淡了的年味,就在这些民俗活动中,重新变得浓郁起来。
同时,民俗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容小觑。福州春节游神活动,这两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参加;广东汕头15支英歌队带来千人英歌舞大会演,吸引超过15万人到现场观看;衡阳非遗民俗游春节假期8天吸引游客227.93万人次……来自老祖宗的文化瑰宝,不仅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还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交融,正为各地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面对重新活起来、火起来的民俗文化,如何让其不仅过年火,还能火全年,从而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是各地主管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春节民俗文化的“火出圈”,见证的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接下来,如何将这份文化软实力转变为发展生产力,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命题。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传统民俗不仅要春节火“出圈”,还要“火”全年
创新表达让曲艺之乡火出圈
这两天霍启刚火出圈了啊,龙年大吉
潮汕英歌“火出圈”,“中华战舞”闹岭南
出圈!最近,潮汕这一表演火到国外、刷屏朋友圈……
【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②】“村晚”直播火出圈 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火出圈的ChatGPT 会抢了哪些人的饭碗
杂志期刊在抖音电商全年销量提升2倍,董宇辉直播带火《人民文学》
南乐:民俗展演“搭台” 产品展销“唱戏”
大嫂徐冬冬晒山洞写真! 穿抹胸长裙太性感 曾因好身材火出圈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