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原标题: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

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这是岑参在成都送别友人南下时写下的《万里桥》,在公元766-769年期间,他在成都究竟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2月24日,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岑参蜀中诗”第四讲,在阿来书房举行。在这场讲座里,阿来带着读者完成了一场品读诗人家国情怀,穿越人文历史时空的美妙之旅。

在现场观众提问环节,当被问到最喜欢的描写成都的诗句时,阿来坦言:“杜甫的两百多首诗,至少有一半都写得很好。写成都最好的就是《春夜喜雨》,他对成都最深情的是《怀锦城居著二首》,以及《杜鹃行》《石犀行》《石笋行》等。”

古往今来,虽然有太多文人墨客途经成都时,都写下了他们对成都的吟咏,但是在阿来看来,岑参是始终在探索的,“他到成都来还有别的诗,也是五言古体,但那都是比较偏古、比较长的,只有这几首,看古迹。论时事还是比较长的,比较好的,他是有意的,是一个诗人的不满足。”阿来说。谈及如何建议当下的年轻人怎样在驷马车和楚客之间作取舍?阿来说,“我不愿意给人建议,因为每个人的道路、每个人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时代不一样,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有资格给另外一个人做人生规划和建议。”阿来认为,车跟客非常契合,没有车就去不了远方作客,有车才能去远方,人就是这样的,一个是不断向往远方,向往远方的同时也会不断回望,这两者并不矛盾。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纷纷排队去领阿来的书签。说起聆听讲座的感受,从事地产行业的曾女士告诉记者:“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是今天从阿来老师这里了解到了很多之前没有了解过的有关成都的历史,因为阿来老师本来就有很深的造诣,通过这个讲座给市民进行普及,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封面新闻直播吸引网友在线围观。截至记者发稿,【从纪行诗中回望大唐成都,元宵佳节与阿来共读“岑参蜀中诗”】直播,封面直播客户端观看量97.7万人次;封面新闻微博、封面新闻视频微博、手机百度观看量71.1万人次。全网观看量共计168.8万人次。

据了解,在这个系列讲座里,阿来除了细讲岑参,还将细讲范成大、陆游等人。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王一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岑参诗中的成都是什么样?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听阿来阐述诗圣笔下的“忧国与怀乡”
阿来讲杜诗吸引近144万网友围观
边塞诗人从西域入蜀为何文风大变?阿来元宵节细讲“岑参成都诗”
阿来:往前走,一直往前走
作家阿来的“万物生”
阿来:心之所系 唯书与路 《大师列传》第二季第八集即将播出
元宵节合唱音乐会燃爆音乐厅
从梭磨河出发,寻找阿来的文学来路
本周六首讲 阿来详解“岑参蜀中诗”

网址: 168万网友元宵节听阿来娓娓道来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101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