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这首《和乐天春词》,别出心裁,最后一句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原标题:刘禹锡这首《和乐天春词》,别出心裁,最后一句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其诗简洁明快,风格豪放,且具有一种哲人的睿智渗透其中。所以刘禹锡的诗歌大都具有深厚的哲理意蕴。刘禹锡性格豪爽,常和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唱和,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如七言绝句《和乐天春词》。
《和乐天春词》是刘禹锡为白居易的《春词》所作的一首和诗。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主要刻画了一位闺中女子的愁苦形象。刘禹锡这首诗同样也是写闺中女子之愁,但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尤其是最后一句出神入化,令人叫绝。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释
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⑷中庭: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⑸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鉴赏
。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首句“新妆宜面下朱楼”和白居易诗开头“低花树映小妆楼”,同样都是对闺中女子的描写。只不过白居易写得较为婉转,而刘禹锡这里却说的十分准确,并且还将女子的心情刻画了出来。“宜面”是指脂粉和脸色很匀称,说明这位女子为“新妆”花费了一番功夫。流露了她想要看春光的急切心情,有着对良辰美景的期盼之意。
次句“深锁春光一院愁”,是承上启下的一句诗。它既承了上句句意,描写了女子下楼后的所见,的确是一片柳绿花红、莺歌蝶舞。但同时,因为院门紧锁,女子独自一人观赏春光,寂寞感油然而生,于是满目景色尽皆生愁。为后面两句进一步写女子的愁起了铺垫。
第三句“行到中庭数花朵”,则生动形象的将女子愁闷的心情刻画了出来。从首句我们可以得知,这位女子下楼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但结果却恰恰心生愁闷。心情的变化,自然也让她无法再欣赏这大好春光,于是便用“数花朵”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同时“数花朵”也有着为春花无人观赏的怜惜之情。
最后一句“蜻蜓飞上玉搔头”,是这首诗中最为出神入化的一笔。它极其含蓄地描绘了这位女子沉浸在愁闷的心情中无法自拔的情态。并且蜻蜓没有飞到花朵上,而是飞到了女子的玉簪上,暗示了女子比花朵还美的容貌。只是这美貌和花朵一样,无人欣赏,只引来了这蜻蜓。可谓花亦似人,人亦如花。
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是在回应“思量何事不回头”而设计的,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相关试题
春词
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诗开头写地点“妆楼”,暗示是青年女子,第二句点出女子神态,正面写出其愁绪。
B.“思量何事不回头”一句给全诗带来神秘感,“思量何事”“为何不回头”,令人回味无穷。
C.刘诗“宜面”意为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有匀称和谐之美,说明女子装扮认真、讲究。
D.刘诗后两句尤为生动,女子开心地数着花朵,沉醉于春光,连蜻蜓飞上头也没有察觉。
16.有人认为刘诗比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 D “女子开心地数着花朵,沉醉于春光,连蜻蜓飞上头也没有察觉”理解错误,“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
16:示例一:和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第二句直接点出“愁”,结尾“蜻蜓飞 上玉搔头”暗示了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蜻蜓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暗示主人公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表达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 题,婉曲动人,别出蹊径。
示例二:白诗更为婉曲动人,别出蹊径。第一句暗示主人公女子身份,第二句直接点出 “愁”,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伤春伤别。“思量何事不回头”, 没有明说其“愁”因,引发读者自去联想想象,更加含蓄有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刘禹锡这首《和乐天春词》,别出心裁,最后一句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诗赏析
刘禹锡《春词》:在春天,遇见那只蜻蜓
北宋风流和尚的一首春词,景美人更美,令人浮想联翩
刘禹锡《秋词》全诗翻译赏析
苏轼很另类的一首“闺怨词”,艳而不俗,哀而不伤,令人玩味不尽
【古诗词鉴赏】宋代词人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词赏析
西池月上人归后,杨慎说古今咏莲词,欧阳修这首第一
春晚这首歌曲,原来和贵州有关
从王维、刘禹锡到苏东坡 他们眼中有着怎样不同的秋天?|国庆进阶计划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