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东亚妈妈的愿望: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丨上书房
原标题:一位东亚妈妈的愿望: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丨上书房
今天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在这里首先祝每一位女性节日快乐。
伴随着上野千鹤子及其著作、“82年生的金智英”的走红,最近几年,肉眼可见地,女性主义思潮、关乎女性权益与性别平等的讨论都成为舆论场上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发声,讲出自己的故事。而这样的发声,还需要更多。
我们今天推送这样一本“发声”的书,作者是任职于韩国重点国立大学之一 —— 群山国立大学的教授,郑莲喜女士,书中,她写下对女儿的告诫。
书名:《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
作者:[韩]郑莲喜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当了55年女儿,26年妻子、妈妈、儿媳,还有20多年大学教授的郑莲喜从来没有因为世俗对女性的绑架,而放弃做自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丢下两个孩子去留学,你是想离婚吗?”“保姆有她做的好吗?”“自私的妈妈/妻子!”……不绝于耳的杂音,也会让她怀疑“我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吗?”而随后“先是我自己,才是任何人”,即刻让她坚定自己的选择。但是,当她听到25岁的女儿想要结婚时,她的心里顿时害怕起来,她觉得有些事情必须要让女儿知道——一个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要有怎样的觉悟和行动,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怀着复杂的心情,她解剖了自己过往的人生,于是,有了这本借由写给女儿,其实写给所有母亲和女儿的勇气书。
在郑莲喜的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到,自我书写、家庭叙事、社会叙事是如此紧密交织,在女性处境上,东亚各国天然拥有互相理解的基因。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郑莲喜的文字。如作者所愿:希望这个时代的女性多一些清醒做自己的认知和底气——我们爱自己的方式,决定了别人爱我们的方式。
书摘:
身为妻子、媳妇、母亲,都只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当初走入婚姻,我想我未曾考虑过要成为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媳妇、某人的母亲。我只是希望与心爱的人共度幸福生活,夫妻之外的关系反倒是被放在了次要位置。这样的想法至今仍未改变。结婚对我而言,是为了与所爱之人共度每个清晨、每一个平凡日子,晚上一起坐在餐桌前,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享受晚餐,然后一起散步。
然而结婚之后,公婆总是不断地询问我是否照顾好了他们的儿子,他的身体状况如何,孙子孙女是否健康。他们希望儿子能取得成功,建议我“让你丈夫多学英语,尽快完成博士论文拿到学位;让他多读专业书籍,不时写作,少玩手机游戏;还要督促他多锻炼身体,不要弯腰驼背”。他们将对儿子的期许传达给我,希望我能督促丈夫实现。
也是在结婚后,我意识到,关爱儿子的公婆往往希望通过媳妇改变儿子的习惯。尽管公婆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但他们仍试图主导这段关系。我明白,我并没有与他们结婚,于是花了一段时间让他们了解,我与他们心中理想的媳妇形象相距甚远。
那是一段对我充满压力、愤怒和疲惫的时光。然而,尽管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我们的生活并非仅仅关乎两个人,所以我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
婚后,真正艰难的部分发生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说,发生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总会忍不住问自己:“我是一个有智慧的母亲吗?孩子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爱,是否在健康成长呢?”同时,作为职业女性,我总是感到愧疚。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她因为听写错了太多,哭个不停。女儿的班主任责备我说:“你们家长怎么能连基本的收音都不好好教,就把孩子送来学校呢?”那一刻我非常焦虑,心情也十分沉重。
儿子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他总是和四五个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玩到很晚才回家。偶尔我去学校与老师谈话,都会听到老师当面对我说:“这孩子聪明,但就是不上进。”儿子上初中后,一到考试期间,他就蒙头睡大觉。我带着全家人去美国进修之前,他还抱怨:“干吗要学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我有时会想:我为什么要工作,我的职业生涯有那么重要吗?但又安慰自己:孩子们都很健康,又那么懂事,这样就够了吧?可接着又会想:我是不是对孩子们的人生太不负责任了?或者担忧:将来孩子们问我以前都在做什么,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时常会产生诸如此类的愧疚和不安。
回首过去,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们的愧疚感,以及质疑自己作为母亲是否尽到最大努力的焦虑感,已经深深地占据了我的内心。如今两个孩子已经成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仍会感到一阵悲伤。
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曾产生过强烈的动摇与不安!作为父母,我总是担心孩子们会因我而受到损失,或者苦恼对于孩子来说仅达到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是否足够。对此,我也总是感到动摇,无法相信自己。
有一次,我带着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和上幼儿园的儿子去教堂,当时我对女儿说:“妈妈每天工作,你们会因此觉得很累吗?没能照顾好你们,我真是个不称职的妈妈。要不我待在家里陪你们?”女儿牵着我的手,灿烂地笑着:“妈妈,你放心,我过得很好。妈妈实现妈妈的梦想,我努力实现我的梦想。不用担心!”女儿的话,让我感到了莫大的安慰,我十分感谢我的女儿。
听到女儿的话,一旁的儿子也点了点头,说道:“妈妈继续工作吧。我喜欢酷酷的妈妈。”可是曾经说出这句话的儿子,在进入小学后,变得非常不听话,更别提好好学习了,整日里只关心足球和游戏。儿子的叛逆时光就像是穿越了一条长长的隧道,直到初三寒假,事情才有了转机。
有一天,我们一起在群山的银波湖散步,儿子说:“妈妈,我现在得做些清洁工作了。为新事物腾出一些空间。”我问他:“是要打扫房间吗?”儿子笑着说:“不是。现在是时候打扫我的脑内空间了。我要缩短游戏时间,制订计划,确立目标,然后逐步为我的人生积累必要的东西。这是为了我的未来!”
从我一个人兼顾育儿和工作、努力照顾女儿时开始,无论是一边做兼职教授,一边读博士的时候,还是正式成为大学教授准备升职的时候,在这所有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始终隐藏着愧疚与不安,这让我不禁自问:“我是否应该放弃工作,全心照顾孩子?”最近我问了丈夫:“你有没有考虑过辞掉工作,好好照顾孩子们?”
这是我在抚养孩子期间从未问过的问题。丈夫以一副轻松自在的表情回答我:“为什么要那么想呢?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人生,我们有我们的人生。”
我看着这样回答的丈夫,继续问道:“真的一次都没有吗?”丈夫点点头说:“没有。”
我所处的文化环境要求男性成为出色的职场人士、成功的专业人士,以及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支柱。因此,或许丈夫从未有过那样的想法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面对我的提问,丈夫在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感到不解的同时,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回答。这让我瞬间感到我与他、妻子与丈夫、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着明显而又深邃的鸿沟。当我在外工作时,我一直被巨大的压力和自责所折磨,觉得自己没能好好照顾孩子,是一个糟糕的母亲。
然而,仔细想想,虽然我确实被自己的压力折磨,但无论是公婆不断重复的“照顾好孩子,把他们抚养好才是在赚钱”的说法,还是父母亲所说的“你得为人家延续血脉,好好养育孩子”的规劝,都让我下意识地,按照他们的标准来看待我自己。这恰恰是父母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文化规训,也是我们的社会对母亲、妻子、女性的刻板印象。
文化就像一口深井。我们若身处这口井中,即使不愿那样思考,我们的思想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渗透、被左右。我的婆婆也工作了一辈子,她同样承受着压力与焦虑,即便如此,她还是不停地劝我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家庭的和睦而付出。而被这样的婆婆带大的我的儿子告诉我:“爷爷奶奶只是忠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文化而已,不要太在意。”儿子是在让我从时代文化的宏观角度来看待我与他们的观念差异,我虽然能理解儿子的话,但另一方面,我觉得理解不是弱者该做的事情。我从未对公公婆婆表达过我所感受到的焦虑与自责,也从未向他们表达过质疑:“为什么你们的儿子出去工作就是理所当然,而作为媳妇的我却要照顾家庭?”那是因为我知道他们曾生活过的井中世界更加残酷,也确信时间才是我唯一的盟友。以及,他们是我所爱之人的父母,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如今,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儿们、母亲们、媳妇们、职场女性们,仍然在受到性别角色的规训。我们会主动用性别角色的枷锁束缚自己,也会接受他人施加于我们的性别角色规训,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让养育孩子的职场女性摆脱焦虑感与罪恶感呢?当然,在我们对孩子的爱中,伴随着无数的恐惧与不安。然而,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应该摆脱那些作为妻子、母亲和媳妇所承受的性别角色带来的不安和罪恶感,这一天何时才能到来呢?
在我成长的藩篱和结婚后构建的围篱中,父母们无休止地将我当作某人的女儿、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媳妇,以及某人的母亲,试图动摇我的想法。身处于篱笆院墙里,我不断地被动摇,总是会感到不安、悲伤与疲惫,但幸运的是——我始终爱我自己。同样,就像我爱自己一样,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会爱自己,并且勇敢地迈向未来。
父母之所以存在,不就是为了见证孩子的成长吗?正如我无法选择父母,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性别与国籍,也无法选择我们成长的文化环境。然而,我们可以改变文化。现在,就在这里,我要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努力。
——女儿啊!
在成为某人的女儿、妻子、母亲或媳妇之前,
你首先是你自己。
无论你的生长环境如何、相貌如何、拥有怎样的性别认同,
无论你与谁一起生活,也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
你始终是你自己。
所以,女儿啊!
请你在爱自己的同时,稳步向前,走出属于你的精彩人生。
文 编辑 韩哈哈
资料由出版社提供
那尔那茜:春风马蹄疾 看尽城市花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2月29日 高有鹏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希望她下辈子是我女儿,谭松韵真的很爱她妈妈
女性,能活得自私点吗?
汪奕卓作品丨我和我的女儿
双节假日,诗和远方,我全都要丨上书房
林青霞:小心翼翼写字,放心大胆生活丨上书房
创造出“哈利·波特”罗琳,也曾靠救济金维持生计丨花木南书房
心酸!小女孩向女店员提出愿望:我想和你合影,你能当我妈妈不
宋倩强迫女儿在气球上写上考700分的愿望……
夜雨丨姚彬:致我的妈妈(组诗)
夜读丨枕上诗书闲处好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