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论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把移民生活写活了,写实了

原标题:专家共论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把移民生活写活了,写实了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易地单体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2000年,马慧娟一家从家乡固原市泾源县,搬迁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到红寺堡后,马慧娟一边务农一边打工,这期间一直没停下读书和写作。

《飞起来的村庄》以马慧娟真实经历为创作背景,以孩子们的视角,生动讲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今昔变化,描绘了孩子们幸福美好的快乐童年,为读者展现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美好画卷。

2024年3月23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承办的“文学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作品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成功举办。来自业界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就《飞起来的村庄》这部儿童文学的主题性、时代性以及出版价值和原创现实题材儿童文学的创作样貌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会议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耿相新主持。

研讨会现场。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认为《飞起来的村庄》这部作品的出版恰逢其时,因为这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很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把乡村振兴的进展,特别是移民生活写活了、写实了,用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当中的乡村巨变是非常有价值的。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原主任高洪波表示儿童文学如何表现当代乡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少年心理与精神的双重成长,《飞起来的村庄》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回应。由于作者马慧娟深厚的生活积淀,让西北农村诸多原生态的劳动与生活场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在小说中艺术地呈现,让读者阅读时得到了极大地感动与教益,这是地道的平民叙事与乡村写照,于小切口中呈现大主题,马慧娟近乎完美的达到了这一写作目标。

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宣部原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这本书完全立足孩子的角度写孩子的喜怒哀乐。他提到,我们当代孩子的书应该怎么写,怎么吸引孩子去读,这是要重视的问题。一本书应该从孩子的视角引他去读,让他拿起来放不下。马慧娟这本书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的描写和叙述。

会上,与会专家们积极发言,对《飞起来的村庄》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读。《飞起来的村庄》作者马慧娟对专家们的分享和点评表示真诚的感谢,并结合这本书分享了她的创作故事。

七年前,马慧娟从西海固的黄土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今年是她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履职的第七年。作为一名扎根泥土的农民作家,马慧娟的作品大都基于故乡。在她看来,原生地之于写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马慧娟认为,文学对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独特意义。马慧娟是乡村生活的观察者,更是生态移民的亲历者,亲身感受中国乡村发展变化这一历程,使她获得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力量,鲜活生动地书写出了新时代祖国西部村庄的山乡巨变。会上,马慧娟动情地说:“我们可以用文学的方式,深刻地阐述乡村振兴的意义和目的,展示乡村振兴中的故事和变化,用文学的力量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

《飞起来的村庄》一书聚焦移民生活,展现时代巨变。用原创儿童文学的形式书写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变迁和魅力。作者用接地气、有温度的笔触,塑造人物性格,以阿里、尔萨等老虎沟孩子们的群像建构故事,以小切口展现出西部村庄在乡村振兴劲风中焕发出的人性之美和时代力量。

据悉,基于中国作协启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倡导和启发,大象出版社紧跟时代步伐策划了“我的美丽乡村丛书”,由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任主编。《飞起来的村庄》一书是出版人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作品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儿童文学《飞起来的村庄》:书写新时代美丽乡村
听见你@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拇指作家”马慧娟:文化在乡村中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
刘亮程《我的孤独在人群中》:回到万物并育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人走得再远,也走不出一个村庄
他把写实给了《繁花》 把浪漫给了《错影》
数字艺术IP赋能新消费,20位专家大咖共论产业升级
《坪上村传》:描摹一个村庄的时代变迁
马蓉成功移民澳大利亚,36岁打扮如同少女,在国外生活不会被人骂
“阿勒泰”系列热销10余年 李娟的散文有何神奇魅力?
2023三山五园文化论坛举办 专家共论文物保护利用新模式

网址: 专家共论马慧娟《飞起来的村庄》:把移民生活写活了,写实了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7943.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