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细胞核DNA受到损伤,释放出DNA(右中大白点)、组蛋白(紫色)和转录因子(红色和绿色)。 图片来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学习过程中神经元细胞核DNA受到损伤,释放出DNA(右中大白点)、组蛋白(紫色)和转录因子(红色和绿色)。 图片来源: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最近,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没有DNA损伤和脑部炎症,就无法形成长期记忆。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2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神经元发炎通常被认为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问题。但新发现表明,大脑海马体某些神经元炎症对于形成持久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刺激会在特定的海马体神经元中引发DNA损伤和修复循环,从而导致稳定的记忆组合,即代表人们过去经历的脑细胞簇。

研究人员通过给予小鼠短暂、温和的电击,使其形成对电击事件的记忆(情节记忆),从而发现了这种记忆形成机制。然后,他们分析了海马体的神经元,发现参与重要炎症信号通路的基因已被激活。

研究人员观察到Toll样受体9(TLR9)通路相关基因的强烈激活。这种炎症通路可通过检测病原体DNA小片段来触发免疫反应,因此一开始,研究人员假设TLR9通路被激活是因为小鼠受到了感染。但更仔细地观察后,他们惊讶地发现,TLR9只在显示出DNA损伤的海马体神经细胞簇中被激活。

大脑活动通常会导致DNA微小断裂,这些断裂在几分钟内就会修复。但在这群海马体神经元中,DNA损伤似乎更严重、更持久。

进一步分析表明,DNA损伤产生的其他分子从细胞核中释放出来,之后神经元的TLR9炎症通路被激活;这一途径反过来又刺激DNA修复复合体在一个不寻常的位置形成,即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对于协调细胞分裂至关重要。但在不会分裂的神经元中,受刺激的中心体参与了DNA修复的周期,似乎是将单个神经元组织成记忆组件。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阻断海马体神经元中的TLR9炎症通路不仅会阻止小鼠形成长期记忆,还会导致基因组严重不稳定,即这些神经元中DNA损伤的频率很高。基因组不稳定被认为是衰老、癌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标志。(记者张佳欣)

(责编:邢郑、孙娜)

本文分享自人民网科普频道,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相关知识

宋佳、王阳新剧开播,又一国产悬疑烧脑佳作
又是一部以前没看懂的烧脑电影,原来小云雀才是最终的主谋
这部剧烧脑吗?
日媒文章:记忆如何塑造幸福人生
我宣布,《画眉》是我看过今年最烧脑的电视剧……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经广泛饲养牦牛和黄牛
科学|说谎真会“遭报应”吗?研究表明:是真的!
10个“烧脑”成语,竟一个也没见过!
宋佳人造美,的确很大气
童年的记忆有多可靠?

网址: 研究表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确很“烧脑”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79247.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