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谁是真正的“天下行书之冠”?
原标题:《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谁是真正的“天下行书之冠”?
书法界普遍认为《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然而,近代郭沫若研究王兴之、谢鲲墓志,发现《兰亭序》行笔过于流畅,点画飞动婉转、飘逸流美,与魏晋的拙质浑厚略有不同,而且郭沫若搜寻大量资料后,发现“兰亭集会”没有相关记载。
一系列的事实依据,最终让郭沫若下定结论,证明《兰亭序》是“伪作”,后世不少专家、学者赞同郭沫若观点,恰好《祭侄文稿》尚有真迹传世,各项历史记载明晰,遂将其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实单从书法水平论就,《祭侄文稿》不输《兰亭序》,称得上“天下行书之冠”。
首先,从技法上分析,虽然《兰亭序》笔锋多变,呈现千百种意态,但艺术风格、墨色变化,《祭侄文稿》更加丰富、全面,《兰亭序》采用中、侧锋,笔画秀逸俊丽,而《祭侄文稿》以中锋、秃笔写就,加入篆籀笔法的饱满、鼓荡之气,流动婉通而不失苍茫浑劲,内在层次感更加丰厚。
同时在墨法上,《兰亭序》以平滑姿态,呈现浓淡、虚实变化,视觉冲击力不强烈,而《祭侄文稿》写于颜真卿悲痛欲绝之际,行笔不计工拙,仅用7次蘸墨便完成全卷,时而涂抹修改,墨色浓淡、枯湿变幻莫测,前一笔轻灵,后一笔则浑雄舒展,前后对比直观。
至于章法、结字,《祭侄文稿》动荡起伏、欹正相生,体势较之《兰亭序》开阔,变荡幅度大,更能激发字里行间的悲怆之气,让观赏者与之情感共鸣,同时丰坊曾说:“古大家之书,必通篆籀,然后结构淳古,使转劲逸,伯喈以下皆然”,篆籀的淳古质朴之气,代表书法起源,包容性更强。
《兰亭序》潇洒灵动、绰约虚和,体势紧结,笔势精深内敛,主要呈现帖学之美,不易于放大、缩小,《祭侄文稿》融合碑学、帖学两种风格,颜真卿乃“二王”笔法继承人,掌握用笔千变万化之妙,兼容碑学醇厚、古拙气韵,点画朴厚苍润,相比单调的帖学,《祭侄文稿》更加耐看,经得起品析。
最后从艺术性分析,《祭侄文稿》乃“笔由心法”、“无意为工”的代表作,每一个字从容随性,尤其是卷中涂抹、修改,极尽颜真卿心中的愤怒、悲痛,如苏士澍所说:“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搭配厚重庄严的碑学风姿,呈现浑然天成之美,远比《兰亭序》生动率性。
总的来说,《祭侄文稿》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书法水平,足以胜过《兰亭序》,在201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真迹出借日本展出,此次展览被命名为“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兰亭序》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
您对《祭侄文稿》跟《兰亭序》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兰亭序》和《祭侄文稿》,谁是真正的“天下行书之冠”?
它才是名副其实“第一行书”,人大教授:《兰亭序》差它两个等级
如果重评“十大行书”,这三件必能入榜,其中一件美过《兰亭序》
颜真卿和赵孟頫,谁是真正的“亚圣”,他们超越王羲之了吗(上)
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中国书法艺术金银纪念币要来了
颜真卿和赵孟頫,谁是真正的“亚圣”,他们超越王羲之了吗(下)
柳公权跨行写“丑书”?随便一写天下第六,王羲之来了也得服!
颜真卿书法被高估了?网友说他是“江湖体”鼻祖,全怪这三件作品
历史上“最感人”的5件书法,最后一幅超越《兰亭序》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