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建言牡丹国际传播之道:提炼文化内涵
原标题:中外专家建言牡丹国际传播之道:提炼文化内涵
中新社菏泽4月12日电 (李明芮)“牡丹是中国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角色,常见于跨度两千多年的诗歌、散文和绘画中,也流传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里。”在12日举办的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说,应提炼牡丹文化中具有历史价值和现代人文价值的内涵,使牡丹文化兼具历史厚重感和时代感。
当天,中外专家学者齐聚山东菏泽,共探牡丹作为中华文化标识的国际传播之道。记者在论坛上获悉,菏泽栽植牡丹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明,至清代成为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拥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300多个品种。
“菏泽牡丹不仅是中华文化、智慧、学问、艺术的象征,其繁荣和美好的寓意,也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大卫·巴拓识认为,牡丹作为一种展现人类文化精华的生命形式,为文化交流以及关于牡丹种植共同历史的国际学术讨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相信牡丹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文化对话的完美主题。”
“菏泽因牡丹而闻名。牡丹在中华文化中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秘书长孙吉胜表示,传播“牡丹”文化不仅要传播好这些特殊符号所包含的历史文化,更要传播好中国的发展实践。(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以花为媒,向世界讲好牡丹故事
山东:讲好黄河故事 开启黄河文化国际传播新篇章
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举行 专家归纳黄河文化的“五个特征”
菏泽:以花为媒,向世界讲好牡丹故事
文化传播 | 让昆曲融入国际潮流
聚焦世界变局与文明互鉴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第14届年会举办
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道”与“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谈谈唐宋牡丹文化的审美论
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在宁开幕
“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专家学者齐聚凉山金阳县建言献策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