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乎的是表达存在的现实”|马尔克斯逝世10周年

原标题:“我在乎的是表达存在的现实”|马尔克斯逝世10周年

10年前的今天,2014年4月17日,作家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逝世。

大概没有哪位作家可以做到马尔克斯这样,生前既得到众多批评家们的无尽赞扬,又捕获了遍布世界的无数读者,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写作者,并受其影响。文学读者有谁不知道《百年孤独》,甚至背出那句著名的开篇?哪怕他写一出老年人的恋爱戏,都能迷倒一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关于马尔克斯,我们或许已经说得太多。在他逝世10周年之际,我们来听听他自己是怎么回溯自己的文学生涯,如何讲述自己的文学“本源”的。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60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下文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一书。

受访者|[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访谈者|《宣言》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作者:[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美]吉恩·贝尔-维亚达 编,译者:许志强,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马尔克斯欠缺文学底子?

《宣言》(本文为波哥大《宣言》杂志1977年对马尔克斯的访谈)批评家当中有一种普遍认可的看法,认为你欠缺文学底子,认为你只是根据一己的体验和想象在写作。这方面你能跟我们说些什么呢?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眼睛亮了起来。好像我们按下了一个隐藏的按钮,那个角色——难免让人想起《希腊人左巴》中的安东尼·奎恩的形象——在一阵大笑、手势和叫喊声中显现出来。咒语念出了。我们触及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文学。)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下简称马尔克斯)是的。我开的玩笑大概是促成了那种看法,认为我缺乏文学教育,我只是根据个人的体验写作,我的来源是福克纳、海明威以及其他外国作家。我在哥伦比亚文学方面的知识则鲜为人知。我受到的影响,特别是在哥伦比亚受到的影响,很可能是在文学之外。我认为打开我眼界的是音乐,是巴耶纳托歌曲,比任何书本都要多。我谈的是许多年前,至少是三十年前,当时巴耶纳托音乐在玛格达莱纳山谷的一个角落之外几乎无人知晓。最为引起我注意的是歌曲使用的形式,它们那种讲述事实、讲述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很自然。随后,当巴耶纳托变得商业化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感觉、节奏……那些巴耶纳托歌曲的叙事像我外祖母的叙事,我记得……后来,我开始研究西班牙的《歌谣集》时,发现那是相同的审美观,它在《歌谣集》中又全都找到了。

《宣言》:我们不能谈论音乐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在乎的是表达存在的现实”|马尔克斯逝世10周年
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神秘的最后遗作《我们八月见》首度面世
《我们八月见》: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遗作全球同步首发
马尔克斯: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新书|《两种孤独》:马尔克斯和略萨在对谈中聊了什么?
马尔克斯遗作面世
马尔克斯遗作《我们八月见》尘封十年终面世
王阳为当年报道发言道歉:我的表达一定存在不妥
永远冒险,永远流浪:“马尔克斯手稿第一读者”笔下的个人史诗 | 读书日签
虚构,科幻与女性主义……文学是如何介入现实的?

网址: “我在乎的是表达存在的现实”|马尔克斯逝世10周年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84735.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