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清镇市美丽乡村建设开出“艺术之花”
原标题: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清镇市美丽乡村建设开出“艺术之花”
“兵工匠”刘吉武(左一)介绍其雕刻的工艺作品。
“清镇瓜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冯光超(右四)介绍清镇瓜灯非遗文化。
陆庆龙教授(中)与大家进行绘画写生交流。
陆庆龙教授分享”画画与生活“交流讲座。
授牌合影。
艺术家开展写生创作。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红枫湖镇右二村,感觉依旧很亲切,上次回去之后就向大家宣传介绍了美丽的右二村。这次带着学校老师、同学一起来,希望通过在艺术教育和研究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清镇市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学院力量。”4月16日,中国美协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陆庆龙率队到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考察交流并开展为期数天的美术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清镇市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乡村工匠、职教城非遗项目团队等参加学习交流。
据了解,2023年8月,陆庆龙就随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党委书记石红梅一行到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二村考察调研,并在该村授牌成立“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写生研学基地”。
近年来,红枫湖镇右二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村域内丰富的生态禀赋和文化底蕴,将研学教育实践与生态文旅、绿色休闲等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以文化创意为抓手,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通过校、地、企三方合作共建,积极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本地产业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艺术不仅能够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艺术家与村民的互动合作,可以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同时引入现代艺术理念,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活动现场,“兵工匠”刘吉武、“胡一雕”胡家文、“清镇瓜灯省级非遗传承人”冯光超等积极参与交流探讨。
据了解,“清镇瓜灯雕刻”起源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09年起先后被列为贵州省和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我院成立了‘黔瓜灯艺 非遗筑梦’工作室,在清镇市政府、学校、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正在努力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希望携手右二村打造乡村网红旅游村,助推清镇旅游经济发展。”交流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镇瓜灯雕刻——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黔瓜灯艺 非遗筑梦”项目团队大二学生罗佳璇为南京大学师生热情介绍。
谈到对红枫湖镇右二村的初印象,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学生苏霁虹说:“很荣幸能有此机会来到贵阳清镇市右二村进行写生创作。在这几天的感受中,右二村以其多巴胺的色彩、原生态的清新、勤劳朴实的村民征服了大家,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江南平原的全新感悟和体验。我认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人文艺术扶持,艺术和文化创造也需要在乡野中寻找滋养,期待着更多的艺术创作者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此次活动,贵州(清镇)职教城、贵阳市和清镇市美协分别向右二村授牌“贵州职教美术联盟写生基地”“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写生基地”“清镇市美术家写生基地”。“下一步,希望以红枫湖镇右二村为模板,借鉴其优秀可复制的校、地、企合作方式,逐步推广至清镇市更多的乡村,期待着艺术之花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绽放,为乡村振兴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画卷。”清镇市文联主席黄红松说。(图/文 任芳靓)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雕塑家许鸿飞美丽乡村巡展四回博鳌,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在新乡县举办
旗山艺术计划暨春季艺术沙龙开幕,深商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艺术赋美赋能,乡村加速蜕变
河北涞源:春日艺术画展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苏绣新生代艺术作品展在苏州高新区启幕
宣城泾县:艺术唤醒乡村 文化振兴乡村
酉阳乡村艺术季 | 长江沿线7所艺术院校师生艺术赋能乡村
“国粹大咖”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专家学者、文化馆长齐聚安顺经开区共话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20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71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62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30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312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58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4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55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704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