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读一读钟英中学校史,也可以读懂南京
原标题:如何“阅读”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读一读钟英中学校史,也可以读懂南京
4月22日下午,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2024年“钟英读书节”启动仪式暨钟英中学120周年校庆公告发布会在南京市钟英中学北校区举行。南京市钟英中学党委书记王小虎、校长徐云飞等校领导出席。钟英中学杰出校友,著名作家、历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现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叶兆言先生重返母校,与钟英学子面对面,分享读书趣事。
在钟英中学,孩子们用阅读收获诗意,用阅读收获成长。当日,蕴藏着浓厚历史底蕴的钟英中学钟阜校区北部曾公祠,搭起古色古香的博古书架,俨然成为钟英师生们展示书香故事的舞台。“每逢世界读书日,我们都应该想想:我今年读书了吗?我读了几本书?”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经典诵读,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的课堂阅读和曾公祠书卷飘香的午间阅读,再到《南京传》与《三体》都爱不释手的家庭“杂食”阅读,钟英中学师生将朗诵与情景剧相融,展示了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的浓浓阅读氛围,体现了钟英中学“文理兼通、内外兼修、新旧兼长”的育人理念。
重返母校,著名作家漫谈读书之乐,为“学弟妹”答疑解惑。若说起与“钟英读书节”的渊源,钟英中学杰出校友,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必是绕不开的一位。在散文随笔《上学去》等作品中,叶兆言在书中回顾了学习生涯,其中就提到了母校钟英中学的曾公祠。“又一次回到钟英,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叶兆言与钟英学子们面对面交流,表示人生中很幸运的事就是有书读、能读书,并鼓励孩子们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因为不同的阅读有不一样的效果,认真地读和“不认真”地漫读都有意义。
南京市钟英中学杰出校友,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分享书香故事
对许多南京学子来说,如何“阅读”南京这座城是始终萦绕于心的疑惑。对此问题,坐在南京这张“凳子”上写南京的叶兆言谈到,自己曾经看到有学校带着孩子们从《红楼梦》里读南京,因此他建议,作为钟英中学的学生,可以去读一读钟英中学的校史,透过这120年悠久的校史,也可以读懂南京。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我来到南京时,对南京的了解其实就是通过叶先生的那几本关于南京的书。”南京市钟英中学初二学生刘梓涵,同时也是扬子晚报承办的“书香伴我成长”2023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的获奖选手,他向记者表示,今天感受最深的是听了叶兆言先生的讲话,发现当能够不断在沉浸式阅读中升华自己时,“书山”便有了路,“学海”也不再苦。
3
记者了解到,2024年是南京市钟英中学建校120周年。为展现悠久办学历程,传承优秀教育传统,在2024年“钟英读书节”启动仪式上,钟英中学发布120周年校庆公告,向钟英历届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全校师生员工征集“钟英故事”文稿,汇聚钟英发展的磅礴力量。
通讯员 滕之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贺东婷
摄影 朱思琪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阅读”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读一读钟英中学校史,也可以读懂南京
叶兆言:想以南京为窗口,写更广阔的城市和人的历史
东西问·人物丨叶兆言:坐在南京这张凳子上
试图写出不一样的南京 66岁叶兆言出长篇《仪凤之门》
叶兆言和他不停止的文学写作:《仪凤之门》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66岁叶兆言推出新长篇《仪凤之门》
叶兆言《仪凤之门》:既书写历史,也书写现代化进程
“山川上的中国”系列主题活动将启动,叶兆言讲述写作心灵史
祖父是叶圣陶,父亲是藏书家,他笔下的南京你读过吗?
用高雅艺术传播红色文化,南京邮电大学走进7所中小学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629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33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715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9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17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8653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79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342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06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