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大都到北京城,王军详解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思想

5月25日,“三联领读计划”第二期在北京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举行。本期主题为“从元大都到北京城:以一座城的建造溯源中华文明”,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旁征博引,为读者带来一场精彩的关于北京城市史的讲座。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

王军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学研究所副所长,故宫研究院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出版过《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尧风舜雨》等,先后获得中国出版集团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中国建筑图书奖等。

王军的写作大部分与北京城有关。2003年,王军的《城记》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在书中,王军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城记》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

2012年,王军的《拾年》也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以新闻的方式,记录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十年北京城经历的世纪纠葛。2016年,王军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价值研究》,溯源古代北京城市营造思想,对紫禁城与明清北京城子午卯酉时空格局做出揭示与论证,有针对性地提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的系统策略。

2022年,王军的《尧风舜雨:元大都规划思想与古代中国》再次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这是王军研究北京城市史的全新力作,该书以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天文考古学为研究方法,辅以大量生动的实例,带领读者了解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思想,体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血脉传承。全书分两篇,甲篇为《齐政楼名称方位考》,对齐政楼的名称、方位、中轴线制度加以考证,揭示了其取义《尚书·尧典》的意义,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继道统而新治统”的包容性与稳定性,其思想支撑了中国多元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乙篇为《元大都规划的阴阳法式》,结合古代天文律历数术之学,说明元大都作为古代中国营建制度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呈现了其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典型意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人对时间的测定为何能影响城市布局?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军详解中国文化的时空观|名人大讲堂
尧风舜雨沐浴的元大都规划思想
先民对时间的认知如何影响城市与建筑的营建?
先民对时间的认知 如何影响城市与建筑的营建?|名人大讲堂
【古诗词鉴赏】宋代 词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词赏析
沿着大运河,追寻元大都遗韵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开展,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
钱志熙教授详解李白的人生与艺术理想
人民日报海外版|沿着大运河,追寻元大都遗韵
北京文化论坛 | 郭京宁:“北京城之源”是如何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

网址: 从元大都到北京城,王军详解中国古代都城的营建思想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19741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