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主创解码“影视+非遗”美学
6月8日是我国第十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日”到来前夕,《蜀锦人家》服装造型指导黄薇、《清明上河图密码》美术指导孙健做客央视新闻《文化“守”艺人》,解码影视剧背后的文化内涵。
视频播出后,隐藏在剧中的诸多文化细节也随之揭开面纱,观众不仅领略到现代和传统结合的蜀锦之美,还一览实景打造的宋代市井风貌。不少网友表示,影视剧服化道细节尽展中华审美,并在线催更,期待《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尽快播出。
《蜀锦人家》以织锦技艺的传承为切入口,讲述了唐朝时期女主季英英坚守染色秘方,将蜀锦发扬光大的故事。“非遗”蜀锦作为剧中的核心文化元素,在服装造型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非遗不是逝去的历史,它需要活态传承。传统文化和当代审美、工艺、科技的结合,可以让它展现出新的面貌、新的生命力。”黄薇介绍说,为了将蜀锦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有效地融入到服装造型中,团队走访了成都蜀锦博物馆,看非遗传人现场演示织锦过程,并查阅了大量史料,结合剧中人物的身份、使用场合,对蜀锦的展示和应用做了专门的创新设定,力求还原盛晚唐时期的民间服饰风貌。
剧中还用大量情节展示了蜀锦从缫丝、染色、织锦、到制衣的全过程,从款式版型、色彩搭配、纹样设计到工艺制作,都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力求让观众看到来自两千年前的传统之美。
《蜀锦人家》通过融入“非遗”元素赋予影视剧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清明上河图密码》则深度还原历史细节,为观众真实呈现北宋市井风貌。
《清明上河图密码》在桩桩案件发生的背后,展示了北宋汴梁百姓的日常生活。据了解,美术团队参照《清明上河图》,对主城区进行了1:1的复刻。从房屋、虹桥、漕船、摊档到人物走位,市井风貌的营造始终秉持着生活逻辑。
此外,剧中陈设和布景还参考了《斗茶图》《货郎图》《东京梦华录》《宋代乐书》《宋宴》等古籍画作,融入大量历史细节,努力呈现宋人的“生活气”,而非“工序美”。例如年久失修而变形的屋顶,屋里陈设的烧炭加热铜炉,以及市井摊位上有弧线的伞骨,酒楼上飘起的蓝白旗子……孙健表示,希望能真实呈现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美学,茶壶、酒瓶、油纸伞,承载着一个有生命力、有温度的场景。“更希望青少年在观看影视剧时,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直观的感受。在血脉觉醒里,看到古老的文化照耀着今天。”
当下,古装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样态,通过融入非遗等华夏历史记忆,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以及“非遗日”到来之际,央视新闻推出《文化“守”艺人》人物短视频系列,点赞黄薇、孙健等在影视行业赓续技艺薪火的文化传承者。
近年来,优酷始终致力于通过光影艺术弘扬传统文化,除了出品古装剧《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长月烬明》外,还通过现实题材剧集《后浪》、年代剧《传家》等多元题材讲述中国故事,以“影视+非遗”、中式美学,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主创解码“影视+非遗”美学
央视专访《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主创,优酷剧集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人民艺起评:影视非遗双向奔赴,文化传承润物无声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刊】品味非遗之韵 指尖流转生花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福建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启动
重庆:“龙舞巡游”“非遗戏曲”展演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3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绥德非遗艺术节闭幕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观众到非遗馆开启沉浸式体验之旅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45个曲艺类国家级非遗将荟聚武汉展示展演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举办9800多项展示活动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73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7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51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0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3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20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1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5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