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读书会|在电影中解锁法律新知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启航地,也是一座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电影之城。6月14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启幕,一场属于影人与影迷的狂欢盛宴正火热进行中,而这一周的行知读书会也是光影璀璨,热闹非凡。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丽天来到行知读书会,带读者们一起看电影、学刑法。陈丽天为大家详细解读了《第二十条》《非诚勿扰2》《孤注一掷》这三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国产电影作品,他结合电影情节,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有关正当防卫、安乐死以及反诈防骗等方面的知识。
陈丽天做客行知读书会
陈丽天教授是网络时代下的初代网红教师。他以深厚的法学造诣和独特的讲述方式,让读者们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法律的深邃与魅力,拉近了大家与法律的距离。
古往今来,大量的文艺创作与影视作品中,不乏对刑法进行深入描绘和探讨的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杀死一只知更鸟》《第二十条》等,它们并非单纯的法治宣传片,却往往以引人入胜的情节为载体,蕴含着深刻的刑法学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第二十条》剧照
陈丽天首先从影片《第二十条》出发,介绍了有关正当防卫的法律知识,探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旨在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陈丽天结合影片《第二十条》与于海明案,详细介绍了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即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强调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
随后,陈丽天又结合了影片《非诚勿扰2》,探讨了安乐死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让读者对生的尊严与死的权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安乐死源于古希腊。在世界各地早期均有相关风俗习惯,允许年老多病者选择死亡。但中世纪后,出于宗教原因,自杀行为被禁止,因此安乐死自然也不被提起。文艺复兴之后,一部分学者重新提出了安乐死的主张。二战之后,尤其是70、80年代,有关安乐死的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引起广泛讨论。
蒲连升、王明成案是中国安乐死第一案。1986年,王明成请求蒲连升医生为身患绝症的母亲实施“安乐死”,并因此被公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后因法院宣布无罪而释放。17年后的2003年,王明成患胃癌且到晚期,不堪病痛折磨的他向医院要求“安乐死”,但被拒绝,最后于2003年去世。
陈丽天介绍,目前我国的立场是认为安乐死属于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但同时并不禁止消极的安乐死。
电影《孤注一掷》讲述了各种诈骗手法
最后,陈丽天结合《孤注一掷》分析了当前社会上的各种诈骗手段,如养老诈骗、保健品诈骗、文玩诈骗等,提醒我们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贵的,凡是涉及到转账的,一定要慎重。
陈丽天的讲解生动有趣,让读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感谢行知读书会提供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有多一点这样的机会,把有关法律的知识、刑法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手段跟大家进行分享。”陈丽天说。
行知读书会由宝山区大场镇文化中心、阎华工作室、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行知读书会︱在交响乐中感受家国情怀
行知读书会|在诗词中过春天
行知读书会|打开电影里的美学密码
探索“木”的不平凡,聆听丝竹雅韵 行知读书会解锁非遗之美
在交响乐中感受家国情怀 行知读书会“经典鉴赏季”开启
行知读书会走进“国风国潮” 看看诗词大会的“新花样”
行知读书会|当电影遇上京剧,传统戏曲还可以这样演绎
行知读书会|穿街走巷中的上海记忆
分享读书与行走的故事 行知读书会举行五周年特别活动
行知读书会︱在博物馆里“游山”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50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81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9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7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