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原标题:“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
“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于8月29日在中国民生银行捐赠运营公益机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据悉,此次展览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敦煌艺术主题展览,以“经典敦煌艺术”再现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以“藏经洞专题”展示敦煌学的博大宏阔,以“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展现敦煌艺术的现实活力。共展出文物、临本、现当代艺术家创作计280余组件,在展品数量上创造记录的同时,兼具经典性与时代性,从而为学术界和公众奉献出一个结构多元、内容丰富、古今集合的艺术大展。
中国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开幕式上表示,敦煌是世界文化遗产、人类艺术殿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携手敦煌研究院推出此次展览,着力推动敦煌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呈现敦煌艺术历史传承与古今流变。作为中国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产物,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以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还始终把关注文化公益事业、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投身于国家文化公益事业,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包括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书法艺术馆在内的中国民生银行捐资运营的公益美术机构先后举办150余场各类型展览、150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服务超过1600余名艺术家、600余万观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此次中国民生银行与敦煌结缘,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为敦煌文化的传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持续贡献出中国民生银行的公益力量。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开幕式致辞
敦煌研究院院长 苏伯民向大家的到来及对展览的支持表示感谢。苏伯民表示,位于丝绸之路“咽喉之地”的敦煌,自汉代以来就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交融之地。 敦煌石窟延续千年,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艺术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融合力。本次展览敦煌研究院特别挑选了70多年来敦煌几代艺术家临摹的8个不同时期的原大复制洞窟,100多幅临摹作品和20幅高保真数字化复制壁画,这些作品渗透着几代敦煌人对敦煌艺术的理解与感悟,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多领域、多层次展现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研究院还特别挑选了敦煌石窟及藏经洞发现的文物珍品及复制品50余件,以展现各种文明交融汇聚于敦煌的盛况,展现内地与边疆、中华与域外、世俗与宗教等各种文化交流融汇的成果 。苏伯民特别表示,应以纵深的眼光看待文明,珍惜人类发展历程中的文化遗产,实现敦煌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想借本次展览向守护敦煌、守护中国文化的人们致敬,让传统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开幕式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对展览的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范迪安表示, 敦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向世界讲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开放的文化胸怀。敦煌的再发现,不仅在艺术上滋养了20世纪以来几代中国的美术工作者,对于激励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也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他同时表示,敦煌艺术展总是常展常新的,每一个艺术工作者对于敦煌,都有一种朝圣般的向往。今天走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这个当代开放的空间,相信每一位参观者都会非常激动。展览不仅体现了敦煌艺术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美学风范,而且会吸引更多的公众来感知来学习,从而激发出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礼赞,特别是激励艺术工作者在未来创作中做好传统资源的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
敦煌自古以来便是“华戎交汇一都会”,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不同民族与各种文化在敦煌交汇、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姿多彩、丰润厚重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就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结晶,公元4―14世纪,由于佛教的传播,古代艺术家在莫高窟陆续营建了大量的佛教洞窟,至今仍保存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包括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伴随着20世纪初敦煌石窟藏经洞文献的发现、流散和传播,在中华文化的谱系中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敦煌学”,使敦煌走向世界。
“文明的印记 ——敦煌艺术大展 ”让公众在当代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宏壮瑰丽的敦煌艺术之美的同时,还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多元感知于一体的丰富体验。展览展现超过 280组件作品。其中,复制洞窟 8座,文物级壁画临本、彩塑临品等总计约 202组件。展览还第一次系统呈现常书鸿、董希文、孙宗慰等 37位艺术家的 70余件作品。此次展览 不仅在展览结构、展品数量上实现新突破,更是从现实的视角出发,力图为敦煌学研究、传承和弘扬打开新的空间,为当代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创作灵感。
此次展览还特别设置数字单元《元宇宙序曲—文明进化论》。该单元尝试在元宇宙的话语体系里拉开一个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让历史、未来与数字化、区块链等技术多维度碰撞,以呈现从古老洞窟里的飞天“神话”向元宇宙世界的未来“神话”递进的文明进化式。
此次展览的展出时间为2022年8月30日—2023年2月28日。长达六个月的展期,美术馆还将举行丰富多元的公共教育项目,包括主题论坛、学术讲座、儿童美育活动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赵蓉:研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仍具现实意义
逾百件作品带领观众重回历届大展现场
“在香港开展敦煌和故宫对话,有深刻的意义”
亚博——文明的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先锋
广东美术馆两大新展开幕
北京两部门要求美术馆加强线上文化服务
互联网促进中国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一周艺术人物|巴斯奎特展后,奥兰多艺术博物馆换帅
艺术深圳9月登场
邓拓捐赠古代绘画精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902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646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40346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278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294
- 6霍启山与霍启仁对嫂子郭晶晶的 29436
- 7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436
- 8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481
- 9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682
- 10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