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走进“技能圈”

羊城晚报记者周聪通讯员张雯

6月21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岭南艺术馆正式揭牌,第七届岭南文化传承节启动。这标志着非遗走进“技能圈”,广州又多了一个非遗人才培养平台。

技工学子现场拜师

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广州技工院校将非遗传承与技工教育创新融合,用技能让中国文化更“出圈”。现场,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授予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牌匾;学院为68位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与工艺大师颁发“非遗客座教授”聘书;学院与广绣王新元大师工作室、省级陶瓷研究所、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分别签订广绣订单班、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文化传播合作、文化艺术馆共建协议。

上台、递拜师帖、奉茶行礼、恩师佩戴绶带、赠授帽、赠工艺工具……工艺美术、粤菜师傅、粤剧等三场拜师仪式顺利举行,一系列拜师仪式传统而隆重。拜师礼让学子们更懂得尊师重道、有入门的归属感,也让传统礼仪得到传承。

一直以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工艺美术学历班、非遗进校园、社团及第二课堂的培育模式,邀请大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非遗课程涵盖了玉雕、广彩、广绣、陶塑、铜印、蛋雕、榄雕、粤剧等多项特色课程。十多年以来,学院培养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510人,评出的高级技师、技师占了整个广州工艺美术行业总量的95%以上。培养出国家级大师1位、国家级传承人1位、省级大师1位。其中,学院客座教授翟惠玲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谭广辉被评为国家级传承人,周承杰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馆内收藏100余件佳作

随着揭幕仪式的背景音乐响起,岭南艺术馆正式揭幕,并正式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开放,会上同步发布了“岭南艺术馆数字展馆”。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岭南艺术馆收藏了100余件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与工艺大师作品及学生非遗文创作品,涵盖广绣、潮绣、剪纸等近30种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该馆将开展工艺美术专业学历班教学、组织非遗技艺传承人群社会培训、承办及参与多项非遗作品竞赛。值得一提的是,“岭南艺术馆数字展馆”围绕岭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展开,可以实现超20种岭南工艺的互动体验。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履行好传承岭南非遗的社会责任,激发年轻一代对岭南非遗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非遗走进“技能圈”
古老非遗走进百姓生活实力“圈粉”
大丰非遗亮相江苏青年技能周,两位非遗传承人大展工匠精神
“非遗”走进夏令营
明花乡:开展“冬闲变冬忙”非遗刺绣技能培训
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疆非遗传承人“圈粉”年轻人
皮影走进中学校园传递非遗魅力
创新,解锁非遗“破圈”密码
鄂伦春族非遗展演走进河南汝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非遗工坊研学

网址: 非遗走进“技能圈”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10410.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