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像一个诅咒,人们已经把它变成了快乐
原标题:工作就像一个诅咒,人们已经把它变成了快乐
短暂的中秋假期结束了,返工的第一天,我们来重读哲学家齐奥朗的代表作《在绝望之巅》。早在上世纪,他就发出过这样的宣言,我们是“毫无意义的工作的奴隶”。
他将工作对人的异化用极具个人特色的抒情语言阐明出来——工作让人专注于成就事物,而不再关心自己的命运,不再能获得精神上的成长——饱含热情地呼吁所有人打破对献身工作有什么高尚价值的幻觉 ,进而远离更多身为人的悲剧。
在绝望之巅(节选)
撰文:E.M.齐奥朗
启示录
我真希望能有一天看到所有的人,不论年轻还是衰老,悲伤还是快乐,男人还是女人,结婚还是未婚,严肃还是肤浅,都离开他们的家和他们的工作场所,放弃他们的义务和责任,聚集在街头,再也不肯做任何事情。在那一刻,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的奴隶——他们为未来的后代劳作,抱有可怕的错觉,以为他们为人类做出了贡献——为平庸、贫乏、没有价值的生活,为从未带来精神转变的巨大浪费而复仇。在那一刻,当所有的信仰和听天由命都消失不见,让普通生活的礼服彻底爆裂吧。让那些默默受苦,甚至不曾发出抱怨的叹息的人,全力以赴地叫喊,发出奇怪、气势汹汹、刺耳的喧嚣,震动大地。让水更快地流淌,让山更有威胁地摇摆,让树木露出它们的根须,就像一个永恒而狰狞的责备,让鸟儿像乌鸦一样呱呱叫,让动物吓得四处逃窜,筋疲力尽地倒下。让理想被宣布为虚无;信仰被宣布为琐事;艺术被宣布为谎言;哲学被宣布为笑话。让一切成为高潮和反高潮。让土块跃入空中,在风中瓦解;让植物在天空中组成奇怪的阿拉伯图案,组成可怕而扭曲的形状。让野火迅速蔓延,可怕的噪声淹没一切,以至连最小的动物都知道末日将至。让所有的形式变得无形,让混乱在巨大的旋涡中吞噬世界的结构。让巨大的骚乱和噪声、恐怖和爆炸出现,然后让永恒的寂静和完全的遗忘出现。在那最后的时刻,让人类迄今为止感受到的一切,希望、遗憾、爱、绝望和仇恨,以如此巨大的力量爆发出来,什么都不留下。难道这样的时刻不是虚无的胜利和非存在的最终神化吗?
电影《为所应为》
因工作而堕落
通常,人们为了成为自己而工作得太多。工作就像一个诅咒,人们已经把它变成了快乐。为工作本身而工作,享受没有结果的努力,想象着你可以通过辛勤劳动来实现自我——所有这些都是令人作呕和不可理解的。持久而不间断的工作让人变得迟钝、琐碎、失去个性。工作将人的兴趣中心从主观领域转移到客观领域——事物上来。结果就是,人不再对自己的命运感兴趣,而是专注于事实和事物。本应是进行永久改造的活动,变成了一种外化的手段,放弃内在自我的手段。在现代世界,工作意味着一种纯粹的外在活动;人不再通过它来成就自己,而是成就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份职业,必须进入某种可能并不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使精神变迟钝的倾向正是由此而来。人以为工作有益于他的生存,但他的热忱揭示了他对恶的偏爱。在工作中,人忘记了自己;但他的遗忘并不是单纯和天真的,而是与愚蠢相近。通过工作,人从主体变成了客体;换言之,他已经变成了背叛自己出身的、有缺陷的动物。人没有为自己而活——不是自私自利,而是获得精神上的成长——而是成为外部现实可悲而无能的奴隶。这些都到哪儿去了:狂喜、幻觉、升华?极致的疯狂或真正的邪恶乐趣在哪儿?人们从工作中找到的那种消极的乐趣,与日常生活的贫乏、平庸、琐碎有关。为什么不放弃这种徒劳的工作,重新开始,不再重复同样白费工夫的错误?是不是对永恒的主观意识还不够充分?工作的狂热行动和惶恐不安,毁掉了我们内心对永恒的感觉。工作是对永恒的否定。我们在世俗领域获得的物质越多,我们外部的工作就越是紧张,永恒就越是难以接近,越发遥远。因此,活跃而精力充沛的人,视野是有限的,思想和行为是平庸的。我并不是拿工作与消极的沉思或模糊的梦境做对比,而是与无法实现的转变做对比;尽管如此,我更喜欢明智而善于观察的懒惰,胜过让人不堪忍受的、可怕的活动。为了唤醒现代世界,人们必须赞美懒惰。懒惰的人对形而上的现实,有着比活跃的人更敏锐的感知力。
电影《人生切割术(第一季)》
我被遥远的距离所吸引,它是我投射到世间的浩瀚虚空。一种空虚的感觉在我心中滋长;它就像一种轻盈、无形的液体渗入了我的身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像膨胀到无限大一样,我察觉到有史以来人类灵魂中最矛盾的感觉的神秘存在。我同时既幸福又不幸,既兴奋又沮丧,在最矛盾的和谐中被欢愉和绝望所征服。我是如此欢欣,却又如此悲伤,我的眼泪同时映照出天空和大地。哪怕只是为了我的悲伤这桩乐事,我希望这世间没有死亡。
全然不满
为何我们当中有些人受到这样的诅咒:他们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感到自在,无论他们是在阳光下,还是在阳光之外,无论是有人相伴,还是离群独处。对良好的幽默感一无所知,可真是一项惊人的成就!那些无法不负责任的人是最可悲的。拥有高度清醒的意识,始终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生活在认知的永久张力中,意味着终身的迷失。认知是生命的瘟疫,意识则是生命之心上的一道开放的伤口。身为人,这种永不满意、悬浮在生死之间的动物,难道不是悲剧吗?我厌倦了身为一个人。倘若可以,我愿当场放弃我的身份,但那时我将成为什么,一头动物?我可不能重走老路。此外,我可能会成为一头了解哲学史的动物。至于成为超人,在我看来完全是荒唐的蠢行。
电影《龙虾》
在某种超级意识里,会不会有一项解决办法?当然是近乎管用的。难道人就不能超越(而不是向着兽性的这一侧)意识所有复杂的形式、焦虑、痛苦,活在一个生命的领域里,从那里进入永恒将不再是纯粹的神话?至于我嘛,我从人类当中辞职了。我不想再做,也不可能继续做一个人。我应当做些什么?为社会和政治制度效力,让一个女孩痛苦?搜寻哲学体系中的弱点,为道德和审美的理想奋斗?都太微不足道了。我放弃了我的人性,尽管我有可能发现自己形单影只。但在这个我已不再期待任何东西的世界里,我不是已经形单影只了吗?在今天的共同理想和习俗之外,人也许可以在一个超级意识中呼吸,在那里,永恒的迷醉将彻底打消这个世界的疑虑,在那里,存在将像非存在一样纯粹和无形无质。
人
人应该不再充当——或成为——理性的动物。他应该成为一个疯子,为了他危险的幻想而甘愿冒一切风险,能够高歌猛进,愿意为世界已有的一切而死,也愿意为世界所没有的一切而死。每个人的理想都应该是不再做人。这只能通过绝对的任性妄为来实现。
▼
加入单读订阅计划
在超级意识中呼吸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你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万千父母深思
江德福越老越可爱太可爱了,时光把江德福变成了一个老小孩……
爱情开始的时候,会把天涯变成了咫尺
陶昕然被骂 出演甄嬛传竟被网友诅咒
一部伦理片,夫妻两人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却逐渐变成了别人的玩物
40%的工作无意义,陷入自欺欺人的忙碌该怎么办?| 知书No.171
快乐老家歌词 快乐老家歌词是什么
那些长住酒店的女人们
最后我们终于从两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狗屁工作”什么时候能灭绝啊?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