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秋以为期、寄兴于艺的艺术家们
原标题:一周艺术人物|秋以为期、寄兴于艺的艺术家们
近日,在上海,“秋以为期——中国画小品展”来到上海艺术书坊的艺苑真赏社,展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作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井士剑在宝龙美术馆呈现多样化的艺术实践。在成都,很早开始涉足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金江波带来“元宇宙中逍遥游”。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天地人和”作品展开幕。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上海|上海师大美院教授邵琦及学生
秋以为期,寄乐于画
“秋以为期——中国画小品展”展览呈现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邵琦与其学生的作品,包括立轴、镜框、扇面、瓷板、瓷瓶等,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各类中国画小品。
据介绍,上师大美院从2006年开办了山水画专业,先后邀请萧海春、江宏、车鹏飞等参与教学,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他们在立足传承与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山水画教学的学术思路、教学理念与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山水画教学积累经验。
中国画的创作,自北宋苏、米以后,经过赵孟頫、“元四家”的开掘,越发呈现出“寄乐于画”的私人化特征。通过笔墨,藉由丹青,畅达心性,进而参悟大化生机,涵养艺术之正道,将个人对生命的体验融入山水画创作中。通过皴、擦、点、染的重复动作,忘怀尘世,涤尽俗虑,调剂人生之苦乐,获得生命之快适。
邵琦,1963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以经典学习为核心,传承山水画正脉,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的宗旨和特色。学院坚持传统教学的理念在国内中国画界独树一帜。上师大的山水画专业教师与硕士生导师在教学上都主张筑基于传统文脉,以经典解读、研习为桥梁,连通造化与心源,进而能达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面目。此次参展的邵琦学生包括洪波、张玉山、石峰昂、李雁、孟昭翰、宫保军、邱贺、章玲云、林宗耀等。
邵琦
邵琦参展画作
参展学生《山水》
原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车鹏飞表示,山水画尤重文脉与传统,“美术院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既要教学生基础,还要把握学习的方向,上师大坚持了多年的山水画教学,需要继续保持下去并进行总结。”
策展人杨柏伟表示,邵琦师生此前呈现了两届四回的“清如许”师生中国画小品展,因疫情阻挠未能继续。“然而即便是封控的艰难时期,邵家门师徒们手中的画笔并不会躺平停挥,我时常在朋友圈中拜读他们在特殊时期的‘家庭作业’,这些作业让我‘足不出(小)区’的漫漫时光得到了心灵慰藉。”久别重逢后,便诞生了此次展览。展品大约五十余件,包含立轴、镜框、扇面、瓷板、瓷瓶,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各类。
(整理/畹町)
武汉|艺术家金江波
元宇宙中逍遥游
金江波
9月21日,“元·逍遥——金江波个展”在武汉合美术馆开幕。展览主题“元·逍遥” 寓意为元宇宙中的逍遥游,艺术家希望通过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生态度去探知未知的元宇宙世界。展览以“元逍遥·石素”“元逍遥·山境”“元逍遥·荷影”三部分,展出60余件作品以及创作手稿,呈现了艺术家近十年艺术探索的发展脉络。
《元·蓬莱 三》,数码影像, 2022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金江波多年来一直关注于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的创新与探索,凭借着对时代变迁的敏锐与洞察,通过大画幅摄影作品醒目而明晰地记录了中国进入新时期的时代变迁,并获得了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2010年之后,其艺术实践则逐渐转向基于东方美学与中华文化本体的艺术语言创新,通过不断加速迭代的数字技术,致力于对虚实重合的数字孪生视觉图像的艺术探索,以数字图像结合传统笔墨的方式创造了种种心象虚境。
合美书馆执行馆长、展览学术主持鲁虹谈到此次展览的举办时表示,金江波是中国将传统文化和新媒体艺术进行结合的先行者,在科学技术引领的时代下,引用庄子“逍遥”的观念和老庄美学价值观更显出其意义。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卢缓从元宇宙概念对展览提出新见,在她看来,金江波在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层面拥有革新经验,而且他以“前卫艺术实现社会介入”的方式长期深入公共性与社会性研究创作的前沿。他以“逍遥游”式的中国宇宙观来表现当今人与自然的关系,演绎出一种当代人与科技文明对于自然的重新编码。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文/黄松)
成都|摄影师黎朗
个展“这不是最后一天?”
在摄影师黎朗的作品中,“时间”似乎是长久的主题。近日,黎朗个展“这不是最后一天?”在成都当代影像馆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基于2011年至2012年拍摄的影像作品所创作出的全新系列。黎朗近年来的作品中都在关注亲人和自己生活的状态。展览是从他曾经工作的场景出发,向外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发展。以一日、一月、一年为单位来呈现作品。
展览现场
2011年,黎朗工作的办公大楼前方有一处城中村的拆迁工地,人们迁移走,就将建造起都市大楼。“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最后一次去办公室,工作的媒体经营不善而关闭,不得不离开。就在前一年的五月中旬,我才搬入这间新办公室。视线从办公室的窗户望出去,能看见一片建筑工地和散落其间等待拆迁的小楼。从那天起,由于每天都要去上班打卡,我开始日复一日地观察和拍摄这片区域,记录着窗外场景的变化,天真地想象着高楼拔地而起,这是十年前的事情。那时,微信还不流行,二维码也没听说过,更谈不上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关心的是不断高涨的房价,房子有时成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在忙碌的拆迁工地上,我们看见了很多,但不能知其所以然。我习惯性地拿出相机对着窗外,慢慢按下快门,拍下了在这里的最后一张照片。”以这张照片成为了此次展览的基石,黎朗重新构建起那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同时用涂抹的色块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
展览现场上,黎朗选择了多媒介呈现方式。展厅内用作品建造了一间小屋,现场20个朗读日记的声音环绕其间。城中村自建房常常在屋顶上额外搭建出一个小房子或者棚子,居民或用来种菜种花,或成为一个用来休息的凉棚。黎朗在展览中搭建出了这样的小房子,这也是他对于城市最初始的记忆和了解。
“在我们那个时候,甚至到现在,人们谈论的很多话题都和房子分不开。房子影响着我们中国人千家万户的生活,从某种层面来看,这个作品不停地围绕房子展开,围绕生存环境展开。”
展览在媒介上也应用到瓦楞纸,即日常快递纸盒所使用的材料,黎朗也希望以此来反应这些年来城市和商业消费的变化。(文/徐明徽)
上海|艺术家井士剑
在新技术触动下的新尝试
井士剑
井士剑,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与创作。他关注全球范围内政治思想史研究和新学科的动态,并与年轻艺术家保持密切往来。但是,他在创作中并没有陷于话题而聚焦于语言的内在转化。
9月24日,艺术家井士剑个展“次9”在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呈现其创作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影像等多种媒介。
《小中现大系列》30cmx40cm 布面油画 2014
展览标题中,“次”指“元宇宙”所构想的新世界,“9”则代表着无限。此次展出作品中反映了艺术家受新技术和当下世界观的触动进行的新尝试。
在宝龙美术馆的展出由一楼大厅的雕塑与展厅中的绘画两个部分组成:前者根据美术馆的观看线路和空间特征,用一组带有浪漫与神秘色彩的作品引导观众;后者则以最近十年间的代表性作品为主,如“潇湘八景”、“小中现大”、“谜·糊”等——它们的影响可以从诸多其他同类母题创作中看出来,呼应井士剑所关注的湖山地理与艺术关系等问题。观众将通过现场编辑,呈现由作品细节勾连起的图像关系和他在问题意识上前后相继的内在逻辑。(文/陆林汉)
北京|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
“天地人和”作品展开幕
卢禹舜
最近,“大道不孤——2022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展。
展览作为中国国家画院“大道不孤”系列展2022年的收官展,展出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近年来创作的168件作品,包括了“天地人和”“覆天载地 四方八极 六合九州 大道不孤 天下大同”“观山海”“永远的敦煌”系列和黄河文化等主题性创作以及部分国内外写生作品。
此次展览重点呈现了卢禹舜近五年来的创作。卢禹舜介绍,他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践行与探究过程中,重新深入到传统经典的文化典籍中,寻找创新创造的灵感,由此创作了一系列以其为母题的作品,比如,‘逍遥游’‘山海经’‘永远的敦煌’系列以及《黄河安澜 天下大穰》等作品。卢禹舜表示,“如果说,早期我的创作更关注于宏观宇宙天地精神的神秘哲思或诗意人生理想栖居的微观表达,更多在艺术本体层面的探索和‘小我’层面的抒发的话;那么,近十年,我的创作则更侧重于将个体哲思与诗意追求同时代生活、社会历史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相结合。”
卢禹舜《域外写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对卢禹舜的写生作品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在宏大、开阔、幽远以致神秘的境界中,增加了鲜活的东西。他画了很多生动活泼、我们视觉直接可把握到的,不是发挥想象的东西。此外,他在中国的水墨画中,吸收了水粉,也吸收了水彩的元素,且比较注意发挥水的作用,而不是油画的那种重叠。另外,他把中国画的泼墨、没骨,就是不强调用‘线’的因素发展了,以此写景、抒情,所以给人的印象和谐、优雅。”(文/高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周艺术人物|秋以为期、寄兴于艺的艺术家们
一周艺术人物|王妙莲傅申旧著新出,青年艺术家重构空间
一周艺术人物|大都会博物馆主席卸任,马赛出任清华美院院长
一周艺术人物|巴斯奎特展后,奥兰多艺术博物馆换帅
一周艺术人物|白宫迎来奥巴马夫妇像,美术馆升起“人造月”
杨紫,张艺兴,田馥甄,秋瓷炫,王心凌
张艺兴出道十周年演唱会 以粉丝的名义支持公益
张艺兴出道十周年演唱会 以粉丝名义捐赠收益
热血正能量!于正评价张艺兴:男人至死是少年
张艺兴工作室旗下艺人 张艺兴的资料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8195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95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9119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82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81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45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3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76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7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