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西塞罗:减少痛苦的方法和理念
原标题:品读西塞罗:减少痛苦的方法和理念
今天,聊一聊“痛苦”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应该问问自己,生活本该是一帆风顺的吗?本该是没有任何苦难,没有挫折的光明大道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是绝对幸福的,哪怕皇帝也有皇帝的烦恼;纵观历史上的王侯将相,看似光鲜,其实比常人经历了更多的高低起伏,承受了更多的悲欢离合,甚至改朝换代。
一旦接受这种现实状态,心情自然就平静下来;当困难来临的时候,当遭遇痛苦的时候,就能够更为坦然地接受,至少认知到“绝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遇到了麻烦”,我们只不过碰到了生命中必然会碰到的事情而已。
其次,要了解“痛苦”究竟是什么?“痛苦”本质是什么?
痛苦显然是一种“恶”,是任何人都极力想避开的;正因为有了逃避痛苦的感受,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痛苦就是“恶”,痛苦就是“不愉快”,痛苦就是“痛苦”,所以当你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了;这种真实的感受,恰恰是一个信号,告诉自己,是应该想办法解决“痛苦”,干掉“痛苦”了。
那么,和“恶”相对应的“善”又是什么呢?
大部分人认为“善”就是品德高尚;品德显示是没错的,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有些人设置的“品德”实在太高了。
树立起一个高高在上的标准,超过了一切其他的人生价值,达到它显然是艰辛的;这和追求财富,追求地位完全一样,最终会被这种高标准高要求而伤到,为达不到这个目标而责备自己。这显然就不划算了,本来是好事儿,结果却变成了坏事儿。有很多“抑郁症”的人,就是有着过于强烈的道德感。
除非是圣贤人物,除非是道德标杆,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否则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恰恰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显然,我们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品德”就足够了。而这些品德标准应该是作为个人生活的底线,而不应该是放在首要位置的。
那么,西塞罗提到的“恶”和“善”又是什么呢?
只要是违反自然的一切事情,都被称为“恶”,只要是合乎自己的一切事情,都应该被认为是“善”。
说白了,就是老子所提倡的“自然之道”。
好了,按照这种说法,显然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品德”毫无疑问排到后面去,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别人,为了利他,是违反本性的。
你毕竟是凡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了七情六欲的时候,应该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我只不过是回到了人最为本真的状态,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存在着。
另外,要知道大部分时候,“善”只不过是一种荣誉,除此之外,“善”就什么都不是了。
很多人做善事,并不是真正想帮助他人,只不过是想得到称赞,想得到“让别人认为他是好人”的荣誉,为了这个荣誉,可能会委屈自己,甚至委屈家里人。
本身并不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而是为了要得到那个结果,甚至是为了获得某种程度的回报,比方说拍领导马屁,请客送礼,其本质是为了升职加薪;本身就动机不纯,不如不要被这种虚伪的荣誉感而捆绑。
做些实实在在的,对自己有价值,能够提升自我能量的事情;而恰恰只有自己生活无忧了,恰恰自己情绪好了,也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够因为自己发自内心的善意,得到更为满意的自利利他的结果。
那么,怎么解决“痛苦”问题呢?
在这里,就要培育出一种习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就是自我修行的最佳时刻;不要变成林黛玉那样的人物,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触景伤情,就唉声叹气,就怨天尤人。那么,当困难当挫折真正来临的时候,当你需要面对,需要处理,需要接受的时候,自然就扛不住。
应该拒绝“伤感文化”,而诗歌往往是“伤感文化”的一个载体;柏拉图是非常鄙弃诗歌的,他认为在寻找最高的“善”时,是应该把诗歌赶走的。
而西塞罗认为“诗歌是使人堕落的,会使得人身上那股刚毅的力量完全消失”。
那么,相对应的,就应该培育“理性思维”,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越是强大,在一定程度上越是勇敢;既然是凭借理性做事,那么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就能够越少付出代价。
我们应该始终让灵魂中,让心灵中脆弱的部分服从理性,就像严格的士兵服从严格的军官那样。
理性地分析,理性地决策,理性地采取行动。
另外,对于可以控制的事情,应该尽可能回避痛苦,回避所有可能会给你带来痛苦的事情。
也就是孔子所谈到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也就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还是强调不要“道德感过强”,有些人使你不舒服,哪怕暂时没找到证据,也应该凭借直觉保持距离,省得日后吃亏上当,后悔不已。
这个世界,值得交往的善人实在太多了,不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对的人身上,浪费在会给你带来痛苦的人身上。
对于那些“不可控”的事情,应该坦然接受,藐视痛苦。
要知道痛苦是毫无用处的,既然毫无用处,就不要花时间在痛苦上。
最后,就是对于死亡问题,显然死亡属于“痛苦”的一种;至少,从态度上和痛苦保持一致,藐视“痛苦”,藐视“死亡”。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对“必然性”感到畏惧的人,在生活中,灵魂是绝对不能平静的。
这里,可以在平时多收集让自己勇敢起来的名人名言,比方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并且将这些作为法则,作为理念,作为精神能量,指导自己的生活。
任何人,终究会碰上痛苦,无可避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当痛苦来临时,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它;尽可能地拒绝悲伤,尽可能迅速地走出悲伤,最终回归到平静的常态生活之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9个方法减少社交烦恼
演讲时克服紧张和心理发慌的方法
人生的太多的痛苦和不幸
董上德带你品读元曲,“活在当下,笑看风云”
减少精神内耗的9个习惯
学会这三个方法,你也可以和讨厌的人“相处甚欢”
真正强大的人,早就看破人性这3条法则,远离痛苦和烦恼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
被直女摸过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
塑形方法练起来……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