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很厉害的一首诗,用了诗中的禁忌用法,却达成浑然天成的神韵
原标题:李白很厉害的一首诗,用了诗中的禁忌用法,却达成浑然天成的神韵
七绝做为最常见的诗歌样式之一,一直都备受世人喜爱。后世有人评出了唐代10首顶级七绝,其中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渭城曲》、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张继的《枫桥夜泊》等经典都入选。这些作品有些是小诗人“妙手偶得之”,比如王之涣存世只有两首作品,就这一首《凉州词》就跻身顶级诗人行列。但说起真正的七绝高手,还是要数李白和王昌龄。
本期要和作者分享的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叫《宣城见杜鹃花》。七绝虽不拘对偶,但是对押韵、粘对上有较高要求的近体诗,但李白这首诗却有两个数字反复使用三次,本是犯了近体诗的忌讳,连仍写出了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南宋诗评家严沧浪的评论倒也很直接,他说:“出太白,如此犹不恶”,意思是这首诗幸亏是出自李白之手,若是他人这样的写法,就只能算劣等作品了。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755年李白在宣城郡时所作,另一种则是李白暮年流落江南时所作。但不管是哪种,当时的李白都是颇为失意,远离巴蜀旧地,乡愁萦绕心间。
诗的一二句是借景抒情,正是杜鹃花开的季节,不由让诗人想起故乡这个时节正是子归鸟啼鸣的时候。“子归鸟”即是杜鹃鸟,这是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杜鹃鸟的叫声仿佛“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常被用来表达乡愁。而在典故中,杜鹃花其实就是子归啼鸣到啼血后滴在地上而成,所以诗人从宣城的“杜鹃花”想到蜀国的“子归鸟”是在情理之中。
三、四两句则是承接前两句继续渲染诗人的思乡之情。在首句中诗人提到“曾闻”,而在第三句中诗人描写子归鸟的叫声“一叫一回肠一断”,可见在诗人心中这叫声从未忘却,诗人也从未忘记故乡,脑海中子归鸟一遍遍的啼鸣声中,或许诗人早已是肝肠寸断。而最后一句“三春三月”表明诗人写这首诗的季节,而“忆三巴”则是直抒胸臆,进一步点明思乡的主题。
李白这首思乡诗,虽然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首著名,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浓重思乡之情却是不输半分。而且“一”“三”反复出现三次的“禁忌”用法,也展现出了诗人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无愧“诗仙”之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周振甫谈诗,关于诗的神韵说
李白最美的一首相思诗,只有6句,每一句都是经典
总是、夜来、转,唐诗中的这些口语,很多读者误解了含义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古诗中的这些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都是归心似箭,李白和杜甫分别写下一诗,成为各自快诗之首
他是中兴唐朝的皇帝,装傻时曾与僧人合写一首诗,全诗气势磅礴
杜甫在儿子生日当天写下一首诗,半是宠爱半是教导,堪称父爱典范
推荐:和女作家诗人胭脂茉莉及她的好姐妹,用一首诗,迎接这个初秋的来临吧!
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贫富值得一读再读
李白这首《采莲曲》,艳而不俗,堪称“神作”,沉醉了千年的时光
推荐资讯
- 1李沁肖战已同居领证? 李沁肖 47928
- 2闫妮老公邹伟平简历 闫妮前 43158
- 3王凯蒋欣承认已有一子? 结 38813
- 4王灿前夫 王灿的第一任老公 36175
- 5汪希玥回北京过年,怎料见到汪 32170
- 6张佳宁和宋轶长得像 同属甜美 25314
- 7央视主持孙小梅丈夫曝光,是大 20260
- 860年代,洪秀柱(右后)与父 19568
- 9佟丽娅事件是什么 佟丽娅回应 19032
- 10妻子频繁出轨老外,没想到被丈 1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