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手艺 增收新路子

原标题:非遗老手艺 增收新路子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是重庆市秀山县非遗扶贫工坊贫困户手工制作的非遗作品。

围巾、锦囊,一个个充满民族特色的土家织锦作品,背后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00多名妇女的脱贫故事。

清溪场大寨村阮先平就是其中一名脱贫户。阮先平说:“我手有残疾,干不了太重的农活,家庭负担很重。但自从2019年成为土家织锦‘织娘’,我平日里就能做点手工,同时还能照顾孩子,每个月能增收1000多元,2020年顺利脱贫了。”

在农村地区,缺乏一技之长的留守妇女只能通过种地、养猪等传统农业生产糊口,不仅收入微薄,过高的劳动强度也影响着她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秀山充分挖掘、利用当地土家织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开展“雨露技工非遗土家织锦手工织造扶贫培训班”“鲁渝共建土家织锦非遗扶贫培训班”等各类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

培训结束后,秀山还在当地组织设立“土家织锦非遗工坊”,让培训学员直接签约成为工坊的“织娘”,产品由公司100%收购,既满足留守妇女照顾家庭的愿望,又帮助她们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如今,秀山在当地共建立了5个具有传承技艺和就业增收双重功能的“乡村振兴土家织锦非遗工坊”,签约了360位“织娘”,年产值300余万元。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绿茶手作技艺 来第七届非遗博览会领略制茶手艺
小小绣花针 绣出鸭兰村民族共富新图景
土族阿姑李卓么什姐:盘绣让我们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多年不见,手艺还是挺熟练的吗!
四川壤塘非遗传习创业园:非遗“软实力”造就致富“硬支撑”
非遗技艺有传人
南宁街头守艺人:一个人,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
大美非遗|大理乳扇: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片片卖
夙昔集·中秋国风市集|弘扬传统文化,助力非遗传承
“对话非遗·造物”艺术沙龙在穗举行 展现岭南非遗文化魅力

网址: 非遗老手艺 增收新路子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7558.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