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师:弗兰德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早期巴洛克艺术

原标题:遇见大师:弗兰德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早期巴洛克艺术

9月30日,应搜狐号邀请来到即将开展的遇见博物馆(798馆)参加“遇见大师:凡·艾克、勃鲁盖尔、鲁本斯”超前观展。Jan van Eyck(c. 1390-1441)、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6-1569)和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可以说是西欧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早期,活跃于弗兰德斯地区(Flanders,意为“泛水之地”,是西欧北部、尼德兰南部地区的古地名,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文化圈子,包括今天的比利时北部、法国北部和荷兰南部的部分地区)最知名的三位艺术大师。本次展览来自于遇见博物馆与比利时根特的创意机构CREATE.eu的合作,使用最前沿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带来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体验,这一系列展览近年来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多项创意设计和多媒体大奖。

Van Eyck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将中世纪哥特风格的宗教艺术融入了尼德兰的日常生活,更加注重灵巧的构图和情感的表达。Bruegel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扬了写实的绘画风格,也尝试了多元的题材,比如地区战争、宗教改革、民间传统和寓言、田间生活等等。Rubens承袭了发源于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他笔下的人物充满着古典主义的理想化和动态、旺盛的生命力。展览中我最喜欢的布置,在于几个黑暗的视频放映厅中的屏幕和座位安排,让我们能够看到大师绘画中的细节,尤其是van Eyck笔下的Ghent Altarpiece(根特祭坛画,1432,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画作品,现藏比利时根特圣巴夫大教堂)和the Arnolfini Portrait(阿尔诺芬尼夫妇像,1434,将画家对镜像的执着体现得淋漓尽致,现藏英国国家画廊),令人赞叹!

展览入口处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场景展示

大师生平

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遇见博物馆”的整体设计和布置,可能是还未正式开馆的原因,导视系统几乎完全缺失,随处可见装修未完、清理不到位、急于开展的角落,还有一些展厅里甚至在开足空气净化器的环境里仍然有刺鼻的味道。博物馆在引进展品和成熟展览的同时,不光要考虑硬件设施,更需要照顾的是观众的参观体验,希望商业化展览和展馆在发展过程中,至少能够做到尊重艺术、尊重观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纪录片《西洋艺术史 Landmarks of Western Art》艺术纪录片
卢浮宫展葡萄牙文艺复兴:敏锐而幽默的观察与叙事
卢晓峰丨《读古·中世纪》创作思路(二):我心中些许残破、些许损坏的中世纪
卢晓峰丨《读古·中世纪》创作思路(一):在骷髅上开出美丽的鲜花
《拉斐尔自画像》首次亮相上海!看50位中外艺术大师眼中的自己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开幕 《拉斐尔自画像》首次亮相上海
日本浮世绘原版珍藏展亮相北京遇见博物馆
中世纪神学和教会“统治”西欧,为何注释法能够打破束缚发展?
弗里达·卡罗:用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
凯斯·哈林大型个展亮相上海 再现纽约街头涂鸦艺术

网址: 遇见大师:弗兰德斯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早期巴洛克艺术 http://m.taoroudan.com/newsview28902.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